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詶皇甫侍御见贺之作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神秘的经文降临法堂,朽木般我蒙受荣耀。
自嘲没有功绩德行,却得到不寻常的恩宠赞扬。
重回建礼署任职,仍感愧居会稽的荣衔。
面对优美的诗句,我深感难以企及仁者的高度。

注释

天书:比喻高深或神秘的经文、启示。
朽质:比喻自身微不足道或卑贱的身份。
殊恩:特别的恩赐,超出常理的待遇。
谬激扬:错误地夸奖,谦虚的说法。
建礼署:古代官署名,负责礼仪之事。
会稽章:可能指会稽郡的官职或荣誉,会稽为古地名。
佳句:赞美之辞,此处指他人的诗篇。
相及:比拟,意指自己无法与他人诗歌相比。
称仁:称颂仁德,达到仁者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于山谷寺中接受加官赐服的恩赐,并与皇甫侍御见面致贺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谦逊和感激之情。

"天书到法堂,朽质被荣光" 表示皇帝的圣旨传到了寺庙,原本平凡的自己如同朽木般被这份荣耀所笼罩。这里的“朽质”暗喻诗人自身,表达了他对于荣誉的不敢当之情。

"自笑无功德,殊恩谬激扬" 诗人自嘲没有什么功绩,却受到如此殊厚的恩典,这份恩惠如同过度的赞美,让他感到既感激又有些过意不去。

"还登建礼署,犹忝会稽章" 描述诗人回到官府的场景,还需要对照古人的礼节进行仪式,以示尊重和恭顺之情。这里的“犹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是否能够符合这些礼节的自我怀疑。

"佳句惭相及,称仁岂易当" 诗中提到的“佳句”,可能是指皇帝赐给他的赞美之词。诗人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这样的赞誉难以当之,即很难真正做到。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谦虚和对待遇的感激,同时也透露了他对于自己能否真正配得上这些荣耀的自我疑虑。

收录诗词(85)

独孤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至之
  • 籍贯:河南洛阳
  • 生卒年:725~777

相关古诗词

江宁詶郑县刘少府兄赠别作

往年脱缝掖,接武仕关西。

结绶腰章并,趋阶手板齐。

仙山不用买,朋酒日相携。

抵掌誇潭壑,忘情向组圭。

事迁时既往,年长迹逾暌。

何为青云器,犹嗟浊水泥。

役牵方远别,道在或先迷。

莫见良田晚,遭时亦杖藜。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宗室刘中垒,文场谢客儿。

当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

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还申供帐别,言赴倚门期。

恩渥沾行李,晨昏在路岐。

君亲两报遂,不敢议伤离。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

祗役匪遑息,经时客三秦。

还家问节候,知到上巳辰。

山县何所有,高城闭青春。

和风不吾欺,桃杏满四邻。

旧友适远别,谁当接欢欣。

呼儿命长瓢,独酌湘吴醇。

一酌一朗咏,既酣意亦申。

言筌暂两忘,霞月祗相新。

裴子尘表物,薛侯席上珍。

寄书二傲吏,何日同车茵。

讵肯使空名,终然羁此身。

他年解桎梏,长作海上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