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菜色洁而味辛夜对吴监丞饮饮酣荐之以此恍然如在湖湘间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

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

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

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

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野间有个瘦弱的书生,他的体质并不适合吃肉。
他一生以藜藿为食,内心却满载诗书的智慧,感到惭愧。
他在碧绿的山涧采摘香芹,用精致的雕花盘盛着苜蓿。
尽管辛苦劳作只为温饱,有时仍会在困厄中哭泣。
而你如今享用万贯钱财,美食佳肴应有尽有。
你对五侯鲭鱼的美味已感厌倦,只把珍贵的蔬菜当作珍馐。
那云从楚地带来香气,芬芳四溢。
你举杯豪饮,笑谈间菜肴空盘,美酒佳酿不断。
吟诗之后,你的思绪清明如湘江流水。
湘君已不再可见,你只想乘黄鹤直上青天。

注释

臞儒:瘦弱的书生。
骨相:体质。
藜苋:粗劣的蔬菜。
诗书腹:满腹诗书。
碧涧:清澈的山涧。
雕盘:精致的盘子。
穷途哭:在困境中哭泣。
万钱:大量财富。
肥甘:美味的食物。
琼玉:极美的食物。
云自楚中来:云朵带着楚地的气息。
鲸饮:豪饮。
湘水曲:湘江的弯曲处。
黄鹄:黄鹤。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楚有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开篇“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尊重和不忍杀生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平素以蔬菜为食,不嗜好荤腥的生活状态。

接着,“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则是自谦之词,表明自己虽身处困顿,但内心依旧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下文“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描绘了一幅田园诗境,诗人在山泽间采摘野菜,以此为食,生活虽然清贫,但自有一种自然之趣。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则透露了诗人生活中的艰辛和悲哀,而对比之下,“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则是对别人的富足生活的描述,两相对比,更凸显出诗人自己的贫困境遇。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中,“五侯鲭”是一种美味佳肴,而“嘉蔬列琼玉”则是诗人对自己平日所食野菜的赞誉,这里有对比高下、贵贱之分的意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抉择。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则是说到了一种来自楚地的香草,带着浓郁而独特的芬芳。接下来的“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描绘了诗人在朋友聚会时,以自家野菜为主的一种清淡而愉悦的场景。

最后,“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这里“湘君”可能指的是古代楚国的一位君主或诗人,“不复见”则是表达了一种永诀的哀伤。而结尾的“直欲跨黄鹄”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

整首词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世界,以及对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262)

杨冠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字:梦锡
  •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 生卒年:1138-?

相关古诗词

暮景(其一)

鞍马来殊方,祇园已秋寂。

虚堂耿清夜,卧听寒雨滴。

永怀平生愿,浩荡谁与适。

愁心正纷如,西风韵邻笛。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暮景(其二)

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

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形式: 古风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其一)

牛角横素书,春犁破朝雨。

鸿鹄志安知,功名心自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题郭季宽晓耕宿钓二图(其二)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

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