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秀才新竹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景画面,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人的深厚情感。

"数茎幽玉色" 一句,用“数茎”来形容竹子成群结队,"幽玉色"则是形容竹子清雅脱俗的颜色,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接着"晓夕翠烟分",诗人通过早晚时分的翠绿烟雾,渲染出一幅淡远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闻到竹林中的清新气息。

下片"声破寒窗梦",写出了在夜静更深之际,只有竹子轻轻摇曳的声音能够穿透寒冷的窗户,打破了沉睡者的梦境,这声音既是自然界的呼唤,也可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触动。紧接着"根穿绿藓纹"则描绘出竹子的根部在细腻地与青苔交织,生长在地面之上。

第三句"渐笼当槛日",意指竹影逐渐笼罩着阳光直射的窗棂,这是时间流转和光线变幻的生动写照。随后"欲碍入帘云"则表达了竹子似乎想要穿透那轻薄的窗纱,融入天空中的白云之中,这种境界既有对自然的向往,也有超脱世俗束缚的情怀。

最后两句"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非山阴之客却为何如此爱慕这位刘秀才。这里的“此君”不仅指的是竹子,也可能是对朋友或知己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内在美,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与深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题武关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青云馆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

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