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关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清澈的溪水汩汩地流过要留我在武关之东,可笑当年的楚怀王入关投秦却是到了尽穷。
郑袖得宠的娇艳妩媚之态就好像喝醉似的,屈原遭放逐到处流落他的形容就犹如乱蓬。
如桅杆耸立的峰峦似壕沟深长的山谷还在,而弱肉强食七国争雄却像过眼烟云已成空。
当今天子如此神圣四海为一家天下为统一,而如今武关上长风浩荡戍旗翻卷于夕阳中。

注释

武关:战国时秦国设置的关隘,故址在令陕西商洛县东。
怀王:楚怀王熊槐(?一前295)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前328至前299年在位。
据《史记·楚世家》和《屈原列传》,秦昭王致书楚怀王,约会于武关。
怀王入武关,秦伏兵断绝其归路以求割地,怀王怒而不从逃往赵国,赵国惧秦不敢接纳。
怀王只得又回秦国,结果死于秦国。
郑袖:楚怀王宠妃。
妖娆:娇艳美好,妩媚多姿。
酣:畅快喝酒。
屈原:楚国大夫,早年曾得楚怀王信任,主张联齐抗秦,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把他放逐外地,流放期间,始终心忧国李。
憔悴:面容黄瘦。
蓬:蓬草。
蓬草随风飘转,常用来比喻人的身世飘零或行踪不定。
山樯:如桅杆般耸立的山峦。
谷堑:深长的峡谷。
弱吐强吞:形容战国时强国侵吞弱国的形势。
圣神:对皇帝的敬称。
家四海:四海一家,天下统一。
戍旗:守卫边防的战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古幽深的情感和境界。开篇“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两句,诗人以一笑表达对历史的理解与超越,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留住自己,去思考那些已逝的王者遗迹,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处境。这里的“郑袖”指的是郑庄公的衣袖,而“娇娆”则形容其姿态优雅;“酣似醉”则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醉酒一般忘却世俗烦恼。而屈原,则是一个古代的悲剧人物,他的憔悴(忧伤)如同蓬草般无处安放,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两句,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山墙谷堑"这些自然景物依旧如故,而历史上的兴衰更替,却如同虚幻,一切都已成为空壳。

最后,“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两句,则是对现实的认知和超越。"今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而"圣神"指的是统治者,"家四海"则意味着天下归一;"戍旗长卷夕阳中"则描绘了一幅边塞暮色中的军旗飘扬图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认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思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题青云馆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

四皓有芝轻汉祖,张仪无地与怀王。

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音迎晓月,愁思立寒蒲。

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