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临池竹应制

葱翠梢云质,垂彩映清池。

波泛含风影,流摇防露枝。

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池边葱绿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首句“葱翠梢云质”中,“梢云”指竹叶,如云般轻柔飘逸,“葱翠”形容竹子碧绿鲜明,既表现了竹子的颜色,也暗示其生机勃发的生命力。接着“垂彩映清池”,“垂彩”可能是指竹叶间缀落的花朵,或是竹叶本身如同挂着的锦绣,“映清池”则是这些美丽的景致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之上,增添了诗中的画面感。

第三句“波泛含风影”,“波泛”写出了微波荡漾的水面,“含风影”则形容水中不仅有竹叶的倒影,还承载着风的流动,使得整个场景充满生机与活力。紧接着“流摇防露枝”,“流摇”形容竹子随风摇曳,轻柔而自如,“防露枝”则是竹枝在早晨的露珠中摇曳,既描绘了竹子的姿态,也透露出一丝清晨的凉意。

下片诗人转而写景:“龙鳞漾嶰谷”,“龙鳞”可能形容山石或水波如同龙鳞般坚硬而有力量,“漾嶰谷”则是山谷间溪流潺潺,声音清脆。随后“凤翅拂涟漪”,“凤翅”比喻竹叶的轻巧,如凤凰之翼,“拂涟漪”则是竹叶轻触水面的涟漪,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细腻。

最后两句“欲识凌冬性,唯有岁寒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表达了想要领悟它们在严冬之时仍能屹立不倒的坚韧品质。这里的“凌冬性”指的是竹子即便在严冬之时也能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唯有岁寒知”则意味着只有经历过严寒的考验,才能真正理解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季节变迁、永恒生长的哲理。

收录诗词(31)

虞世南(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 字:伯施
  • 籍贯: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
  • 生卒年:558年-638年7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飞来双白鹤

飞来双白鹤,奋翼远凌烟。

俱栖集紫盖,一举背青田。

飏影过伊洛,流声入管弦。

鸣群倒景外,刷羽阆风前。

映海疑浮雪,拂涧泻飞泉。

燕雀宁知去,蜉蝣不识还。

何言别俦侣,从此间山川。

顾步已相失,裴回各自怜。

危心犹警露,哀响讵闻天。

无因振六翮,轻举复随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出塞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和銮舆顿戏下

重轮依紫极,前耀奉丹霄。

天经恋宸扆,帝命扈仙镳。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银书含晓色,金辂转晨飙。

雾澈轩营近,尘暗苑城遥。

莲花分秀萼,竹箭下惊潮。

抚己惭龙干,承恩集凤条。

瑶山盛风乐,抽简荐徒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

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

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

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宿草诚渝滥,吹嘘偶搢绅。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