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录事参军常曾古鼎歌

三年纠一郡,独饮寒泉井。

江南铸器多铸银,罢官无物唯古鼎。

雕螭刻篆相错盘,地中岁久青苔寒。

左对苍山右流水,云有古来葛仙子。

葛仙埋之何不还,耕者鎗然得其间。

持示世人不知宝,劝君鍊丹永寿考。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一个郡治理了三年,独自在冷泉井边饮用。
江南地方铸造器物多用白银,离任时我一无所有,只留下几只古鼎。
鼎上雕刻的螭龙和篆字交错排列,经历了长久的岁月,青苔显得冰冷。
左边是苍翠的山,右边是流淌的水,云雾中仿佛有古代的葛仙人。
葛仙人将鼎埋在这里,为何不再回来,耕田的人意外地发现了它。
拿给世人看他们却不识宝,我劝你修炼丹药以求长寿安康。

注释

三年纠一郡:治理一个郡整整三年。
独饮寒泉井:独自在寒冷的泉水井边饮水。
江南铸器多铸银:江南地区铸造器物时多用银子。
罢官无物唯古鼎:离职时没有财物,只有几只古鼎。
雕螭刻篆:雕刻着螭龙和篆书的图案。
相错盘:相互交错排列。
地中岁久青苔寒:在地下历经多年,青苔显得冰冷。
苍山:青翠的山峦。
葛仙子:指传说中的道士葛洪。
葛仙埋之何不还:葛仙人将鼎埋在此地,为何不再回来。
鎗然:突然,出乎意料。
得其间:发现了这个古鼎。
持示世人:拿给世人看。
不知宝:不知道这是宝物。
鍊丹:炼制丹药,古代追求长生的方法。
永寿考:寿命长久安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隐官员的生活情景,他在信州担任地方官三年,功成身退,独自一人饮用寒泉井的水。江南地区工匠铸造的器物多带有银质,但他辞官后却一无所有,只剩下一个古鼎。这件古鼎上雕刻着螭龙和篆文,相互交错,放置在地久之,长满了青苔,显得十分寒冷。诗人面对苍茫的山峦,身旁是流淌的江水,他提到古代的仙子葛洪曾在此地埋藏丹药,但这位仙子为何不再回来领取?而农夫偶然间耕田时发现了葛洪留下的丹药。诗人拿着这件珍贵之物向世人展示,却没有人认识到它的价值。最后,诗人劝告读者,要通过炼制丹药来追求长生不老。

整首诗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仙道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物是非的淡然。韦应物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南园

清露夏天晓,荒园野气通。

水禽遥泛雪,池莲迥披红。

幽林讵知暑,环舟似不穷。

顿洒尘喧意,长啸满襟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南园陪王卿游瞩

形迹虽拘检,世事澹无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听幽禽。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杂花芳意散,绿池暮色沈。

君子有高躅,相携在幽寻。

一酌何为贵,可以写冲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

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

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

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