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倅刘元举寄示参议伯山酬唱之什因亦次韵二首(其二)

秋风泽国正鲈莼,归意长随陆海珍。

簿领穷年迷旧学,疮痍千里愧斯人。

袖中本是钓竿手,头上无非漉酒巾。

节物惊心劳梦寐,衢江西岸小梅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赵鼎所作,名为《长沙倅刘元举寄示参议伯山酬唱之什因亦次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起于泽国,鲈鱼和莼菜丰收的景象时,内心涌动的思乡之情与对过去学问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地方、救助百姓的深切责任感,以及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自省。

首联“秋风泽国正鲈莼,归意长随陆海珍”以自然景观入笔,秋风拂过泽国,鲈鱼和莼菜正值丰收季节,这不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秋日图景,也暗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鲈鱼和莼菜作为地方特产,象征着家乡的珍馐美味,激发了诗人强烈的归乡愿望。

颔联“簿领穷年迷旧学,疮痍千里愧斯人”则转入对现实工作的反思。诗人长期被繁杂的官务所困,无法抽身于旧学,内心感到愧疚。这里的“疮痍千里”既指治理地方的艰难,也暗喻百姓疾苦,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忧虑。

颈联“袖中本是钓竿手,头上无非漉酒巾”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自己比作“钓竿手”,暗示自己本应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高雅生活;而“漉酒巾”则是实指日常劳作中的工具,意味着诗人实际上投身于世俗事务之中。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慨。

尾联“节物惊心劳梦寐,衢江西岸小梅春”收束全诗,诗人面对时节更替,内心有所触动,不禁在梦中追寻那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他想象着在衢江西岸,春天的小梅绽放,预示着新的希望与生机。这一景象既是诗人内心渴望的寄托,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

忆尝从事舜蒲州,把酒论文并俊游。

千古关河增义气,一时人物最风流。

飘零无复相从乐,潦倒难堪送别愁。

为我去寻山下路,疏云流水五峰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蜀信

云水关山恨渺茫,尺书能慰九回肠。

剑南亲旧知安健,陜右兵民亦奋扬。

契阔十年悲故国,飘零百指滞殊乡。

何由结伴春风暖,也向襄阳下洛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寒食日书事

江海飘零几送春,飞蓬无地寄孤根。

梦回南浦人千里,醉倚东风酒一樽。

可是今年暗寒食,不堪多病怯黄昏。

儿童自趁秋千约,花落空庭独掩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清明诗

乡书难附北归云,燕子犹寻旧主人。

流水迢迢长念远,飞花糁糁又伤春。

向来轩冕非吾意,何处园林托此身。

只有长歌一樽酒,暮年风味最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