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人民的苦难。首句“乱余野老哭”,直接展现了战乱后的社会动荡,连田野中的老人都在哭泣,反映出百姓生活的悲惨。次句“天地黯然愁”则渲染出整个环境的阴郁和人们的内心愁苦。
第三句“绝爨吹磷火”进一步描绘了荒凉的景象,炊烟断绝,只剩磷火闪烁,暗示着生活的艰难和物资的匮乏。第四句“颓垣凑髑髅”则以废墟和白骨的形象,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破败。
第五句“梦依荐黍定”写出了人们在困苦中只能寄托于梦境,希望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而“家对旅葵秋”则表达了家园荒凉,只剩下秋天的旅葵(一种野草)作为象征。
最后两句“尚有征租吏,频从白屋搜”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疾苦,依然催逼赋税,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战乱时期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