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其五)用庄语

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

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

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

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翻译

我甘愿做他的牛,也情愿做他的马。
他给我任何称号我都接受,像庄子那样善于学习的人。
如同江海中的浮舟任凭风浪,我随风雨飘摇无惧。
即使喝醉了驾车,也不会受伤,这都是上天的庇佑。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
牛:比喻辛勤劳作。
马:比喻任劳任怨。
人:他人。
名:称号。
辞:推辞。
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顺应自然。
江海:比喻广阔的天地或境遇。
虚舟:空船,象征无所执着。
风雨:自然环境的象征,也可指人生的困苦。
飘瓦:飘落的瓦片,形容生活动荡。
醉者:喝醉的人。
乘:驾车。
全:完全,全部。
天:指命运或天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卜算子·其五》,他巧妙地运用庄子哲学进行寓言式的表达。诗人以"一以我为牛,一以吾为马"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自己甘愿放下自我,如同牛马般任劳任怨的态度。"人与之名受不辞,善学庄周者",表明他愿意接受人们的任何评价,效仿庄子超脱物外的智慧。

接下来的"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随波逐流、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将自己比作在江海中漂泊的虚舟,任凭风雨吹打,像屋檐上的瓦片一样随风飘摇。这种境界体现了庄子逍遥自在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于天也",以醉者的状态隐喻内心的超脱,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安然无恙,因为一切皆由天定,这正是庄子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庄子的哲学意象,表达了辛弃疾在政治失意时的豁达与超脱,展现出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方是闲二堂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

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

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三)饮酒不写书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

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

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二)饮酒成病

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

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

八十馀年入涅槃,且进杯中物。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卜算子(其一)饮酒败德

盗蹠傥名丘,孔子还名蹠。

蹠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