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庭内景经》尾,并叙

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胎仙。

髯耆两卿相后前,丱妙夹侍清且妍。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

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其人世莫传。

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

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至高无上的虚皇显现灵性篇章,黄庭真人在舞动着胎仙的幻象。
长须的尊者们前后排列,孩童般的仙童们陪伴左右,清雅美丽。
十二位神祇身披锐利铠甲,威严庄重,如同人世间的天神。
问我如何修炼才能有此际遇?心向虚空,日夜明了,怕是凡人难以理解。
两位士人驾鹤翱翔宫殿之上,跟随道师南下探索深山幽渊。
山中的隐士笑着迎接我回归,询问是谁让老龙沉睡在此。

注释

太上:至高无上。
虚皇:道教中的最高神。
黄庭真人:虚构的仙人名。
胎仙:道教中的仙灵。
髯耆:长须的尊者。
丱妙:孩童仙童。
锐坚:锐利坚固的铠甲。
巍巍堂堂:威严庄重。
朝空:心向虚空。
了然:明白清晰。
二士:两位士人。
苍鹄:白鹤。
道师:修道之人。
历山渊:探索深山深渊。
山人:山中的隐士。
老龙:象征长寿或神秘力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充满了道教的色彩和神秘主义。太上虚皇与黄庭真人都是道家中的高级神仙形象,他们或出或舞,都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轻盈自在的仙风道骨。髯耆两卿指的是仙人的长须,丱妙夹侍则是侍女们的美好与温婉,这些都营造了一种清净无为、神仙生活的情景。

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人中天,是对修炼成果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其中“十二神”可能是指人的身体中十二个主要的经脉或气穴,而“服锐坚”则显示出一种坚固无敌的境界。巍巍堂堂则表现了仙人在人间却如同天上,超然物外。

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个人修炼成就与宇宙大道相通的一种期待和信念。恐非其人世莫传,则是说这种境界不是凡人所能理解或传承的。

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是描述仙人在仙境中的活动,他们乘坐着神兽,在道师的引导下游历于山川之中。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老龙眠,则是说仙人们欢迎诗人的到来,并询问是什么力量使得古老的龙沉睡。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修炼成就与宇宙大道相通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蹇道士归庐山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

形式: 古风

次韵黄鲁直戏赠

昨夜试微凉,汗衾初退红。

我愿偕秋风,随身入房栊。

君王不好事,只作好惊鸿。

细看卷虿尾,我家真栗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其一)

不见何戡唱《渭城》,旧人空数米嘉荣。

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其二)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

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