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谢安尽情放纵那疯癫的部下,随地闲逛给予充分的自由。
他举起棋盘支着下巴对着山景,宴席上帽子被风吹落也不在意。
他热衷于向远方的佛祖祈福,无心顾及全县满满的囚犯。
别怪那些平日里偶有失态的官吏,他们以满载诗书的行囊回报君主。

注释

谢公:指东晋名臣谢安,以其字‘安’尊称为谢公。
恣纵:放任,不加约束。
颠狂掾:行为狂放的下属,这里可能特指某位性格独特的官员。
触处:到处,随意之处。
举板:举起棋盘,这里形容悠闲的姿态。
支颐:支撑着下巴,表现沉思或悠闲的样子。
山色:山的景色,这里指自然风光。
吹帽:风大到把帽子吹落,形容不拘小节。
贪缘:热衷于,非常向往。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这里表示虔诚礼拜。
他方佛:远方的佛,象征精神寄托或信仰追求。
无暇:没有时间,来不及。
精心:用心,专心致志。
莫责:不要责备。
寻常:平时,日常。
吐茵吏:典故出自汉代丙吉,对小错误宽容的官吏,这里比喻宽厚的上司。
书囊赤白:书囊中装着的红色和白色物品,可能象征着学问与功名。
报君侯:回报君主,表达忠心和贡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三座寺庙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诗中“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寺院之间行走时那种不受拘束、心旷神怡的状态。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筴吹帽落台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停留赏析山川之美时的情景,手持扇子(板),凭栏远望山色的同时,不经意间帽子被风吹落。这样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向往和追求,以及由于游行而未能深入探究县中囚徒的情况。这里体现了诗人的慈悲与责任感。

最后,“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则是在告诫他人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平日的作为,同时也暗示着对上级(君侯)的忠诚和职责的履行。这里面的“书囊赤白”可能指的是官方文书,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类别的文件。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反映出他在官场中的人生态度与情操。在游历间,他既能享受自然之美,又不忘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这种超然物外又关怀世事的态度,正是这首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湘南登临湘楼

高处望潇湘,花时万井香。

雨馀怜日嫩,岁闰觉春长。

霞刹分危榜,烟波透远光。

情知楼上好,不是仲宣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莫愁私地爱王昌,夜夜筝声怨隔墙。

火凤有凰求不得,春莺无伴啭空长。

急挥舞破催飞燕,慢逐歌词弄小娘。

死恨相如新索妇,枉将心力为他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缘路

总是玲珑竹,兼藏浅漫溪。

沙平深见底,石乱不成泥。

烟火遥村落,桑麻隔稻畦。

此中如有问,甘被到头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赋得雨后花

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馀滴下纤蕊,残珠堕细枝。

浣花江上思,啼粉镜中窥。

念此低回久,风光幸一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