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秀才之山西

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

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

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泽潞的西部道路,乘着兰花装饰的船向北驶去的人。
出门之际,谁会因为离别而心生遗憾,只是因为我们不是因为贫穷而结交朋友。
与年轻的朋友们举杯共饮,每一天都有新的知己出现。
在东湖边激发了诗的灵感,夏日的花卉竞相绽放,仿佛春天一般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朱庆馀的《送吴秀才之山西》,从内容来看,诗人在送别朋友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昼夜和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

首句“泽潞西边路,兰桡北去人。”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场景,泽潞西边是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而兰桡北去则是诗人自己所在的方向,这两处地点构成了两人分别的意象。

接着,“出门谁恨别,投分不缘贫。”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投分”可能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即便是在物质上有差距,也不会影响彼此间的情分。

“杯酒从年少,知音在日新。”则是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对未来仍然保持乐观态度。这里的“杯酒”象征着友情的长存,而“知音”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的人,即便岁月流转,也希望能有新的知音相伴。

最后,“东湖发诗意,夏卉竟如春。”则是诗人提到自己在东湖写下这首送别之诗,尽管是在夏季的炎热中,但内心却感到一片生机勃勃,如同初春般温暖。这里的“东湖”可能是指诗人的居所或是他与朋友共同熟知的地方,而“夏卉竟如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深厚的赞美,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感受到如初春般的温暖和希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深重,以及他们对于知识、文化和个人修养的追求与尊重。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送张景宣下第东归

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高情怜道在,公论觉才遗。

春雨连淮暗,私船过马迟。

离心可惆怅,为有入城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馀及第归蜀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侍御入蕃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

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

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

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邵州林使君

轩车此去也逢时,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州人应为立生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