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四)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

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官场上的人都是逢迎讨好的嘴脸,就像流水般变化不定。
前些年,皇上想念奇才,曾在朝廷选拔中提拔过古代的贤良之士。
放眼望去,世间若非圣人,我也会愤怒到头发直竖。
哪管那些像城墙上的狐狸和社稷中的老鼠,他们的喜好没有私心,喜怒分明。
为何近年来踪迹全无,你笑着隐居山林,像是在隐藏才华。
谁能去砍下奸臣的头颅?请您尽快铸就锋利如楚山的宝剑。

注释

谄笑:迎合奉承的笑容。
随盘方圆无定水:比喻官场如流水,无固定规则。
霜台:古代官署名,指御史台,负责纠察官员。
古君子:古代的贤良人士。
发上冲冠:形容极度愤怒。
笑遁:笑着逃避,此处指隐居。
林泉:山林泉石,隐居之处。
佞臣: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
楚山铁:比喻极锋利的宝剑。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对当时仕途和人事任用的不满与嘲讽。开篇"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表达了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多为阿谀奉承,没有坚定的原则和标准,像水一样变化无常。

接着,诗人提到"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而"霜台"则是科举考试之地。诗人回忆起过去朝廷选拔人才时曾经推崇古代贤良的精神,但现在却不复存在。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失望和愤懑,觉得难以找到真正的人才,只能暂时抒发心中的不满。

随后,"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人的鄙视,以及他自己情感的真挚和直接。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中,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消失,就像隐居山林一般,自嘲是为了避世而不是真的有什么隐晦之处。

最后一句"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则是在呼吁有力量的人能够铲除那些谄媚奸佞的小人,并且请求有权势者迅速采取行动,用坚定的手段铲除这些不良之辈。

整个诗篇充满了对当时官场黑暗的批评和对人才被埋没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无奈与愤懑。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三)

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

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

云烟万木观不足,却把新诗为写真。

高节凌云亦奇绝,不绾六印未为拙。

何妨笑学杜陵翁,只有布衾冷似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二)

穷居如将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邻境有人豪,笑观造化但儿子。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一读锦囊殆仙去,欲借云軿遂朝真。

更当负笈慰愁绝,凭公一扫平生拙。

门人益亲自得回,会观踏破门限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三)

万物纷纷一马耳,百川不同均一水。

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

李白高视空无人,审言更作牙官嗔。

可怜纸上较轻重,画饼象龙俱未真。

我师宣尼四病绝,抱瓮宁作汉阴拙。

万变纷纷不敢侵,真室何须枢楗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