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三)

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

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

云烟万木观不足,却把新诗为写真。

高节凌云亦奇绝,不绾六印未为拙。

何妨笑学杜陵翁,只有布衾冷似铁。

形式: 古风

翻译

世间琐碎如苍蝇小狗的耳朵,再不懂得解开束缚,洗涤在清水中。
只知道贪婪如麻雀,连珍珠也不舍弃,可悲的是认贼作子。
深深感谢谢公,他对待天下人都如此珍重,即使隐居山林,也从不发怒。
纵览万木云烟,美景仍看不够,他却以诗描绘眼前的真实。
高尚的节操直入云霄,即使不掌权也不算拙劣。
不妨笑着效仿杜陵老翁,他的布衾冷得像铁一样。

注释

蝇狗耳: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贪雀:形容贪婪之人。
谢公:指谢安,有高尚品德的人。
冷居林泉:隐居山林。
写真:以诗描绘真实景象。
六印:古代官印,象征权力。
未为拙:并不意味着无能。
杜陵翁:杜甫,以生活简朴著称。
布衾冷似铁:形容生活清贫。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对朋友谢公的赞美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深厚和精神追求的讴歌。开篇“世上区区蝇狗耳,不复解缨濯清水”表达的是在一个纷扰复杂的世界里,只有少数人能够如谢公一般保持纯洁与高尚的情操,能在喧嚣中静心修养。紧接着,“只知贪雀不留珠,可怜认贼翻为子”则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世人往往只注重物质追求,而忽视了真正的珍宝和智慧。

“珍重谢公天下人,冷居林泉曾不嗔”赞扬谢公虽身处尘世却能保持超然物外的心态,即便生活在偏僻幽深之地,也从未有过一丝怨言。接着,“云烟万木观不足,卻把新诗为写真”则描绘了一种艺术创作的境界,谢公通过诗歌捕捉自然之美,如同用画笔勾勒出万象。

“高节凌云亦奇绝,不绾六印未为拙”进一步强调了谢公的品格和才华非凡,他如同凌霄高飞的云朵,令人仰止。末尾,“何妨笑学杜陵翁,只有布衾冷似铁”则是诗人自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古代文学巨匠(如杜甫)的敬仰和向往之情,以及自己在严寒中仍坚守着纯粹艺术追求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谢公品格、才华和生活态度的高度赞扬,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深沉的情感和对高洁人格的推崇,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个人情怀和艺术理想。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二)

穷居如将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邻境有人豪,笑观造化但儿子。

笔端万字惊倒人,春色秋风随喜嗔。

一读锦囊殆仙去,欲借云軿遂朝真。

更当负笈慰愁绝,凭公一扫平生拙。

门人益亲自得回,会观踏破门限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三)

万物纷纷一马耳,百川不同均一水。

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

李白高视空无人,审言更作牙官嗔。

可怜纸上较轻重,画饼象龙俱未真。

我师宣尼四病绝,抱瓮宁作汉阴拙。

万变纷纷不敢侵,真室何须枢楗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二)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古来豪杰例幽居,佩?肯随舟人子。

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

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

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

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