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其一)

切切寒虫常在耳,未识词源万斛水。

忽开玉轴见奇文,光怪摩空乱眸子。

太傅江左风流人,灵运在家元不嗔。

家世千年今复振,落笔飘飘语更真。

顿足忘言惊妙绝,欲续貂蝉恨才拙。

铅刀那敢望神剑,舒屈无方岂常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诗人在阅读古籍时的感受。诗中“切切寒虫常在耳”表达了一种专注而投入的氛围,仿佛连外界的声音都被诗人的内心世界所吞没。"未识词源万斛水"则是对书海浩瀚的一种比喻,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以及其广博无边。

接着“忽开玉轴见奇文”描绘了一幕惊喜的发现,仿佛在古籍中找到了宝贵的智慧。"光怪摩空乱眸子"则形容了诗人阅读时那种专注而又好奇的心态,以及目光所及之处如同星辰般闪耀。

“太傅江左风流人”中,太傅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颜真卿,江左是他的号,诗人通过这一称呼表达了对其文笔的赞赏。"灵运在家元不嗔"则是在强调颜真卿即使在家庭琐事上也能保持风雅。

“家世千年今复振”表明了诗人对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自豪和重视,"落笔飘飘语更真"则是对这种文化传承中所蕴含的文学才华的一种肯定,仿佛每一笔都透露着真挚的情感。

“顿足忘言惊妙绝”表达了诗人阅读时的心潮澎湃和语言上的不足,以至于想要赞美却又词穷。"欲续貂蝉恨才拙"则是在感叹自己才能的局限,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内心的激动。

最后,“铅刀那敢望神剑”中,铅刀和神剑都是比喻,前者代表普通的文笔,后者则是卓越的才华。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显示了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追求与自知之明。而"舒屈无方岂常铁"则是在强调即使有才华,但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无法彰显其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深入的内省和文化传承的展现,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个人文学才华的自我审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三)

万物纷纷一马耳,百川不同均一水。

不将彼是作殊观,坐使须弥纳芥子。

李白高视空无人,审言更作牙官嗔。

可怜纸上较轻重,画饼象龙俱未真。

我师宣尼四病绝,抱瓮宁作汉阴拙。

万变纷纷不敢侵,真室何须枢楗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二)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

古来豪杰例幽居,佩?肯随舟人子。

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缘又何嗔。

细语粗言俱入妙,醉中不必更陶真。

年来三复韦编绝,得趣无多一味拙。

物外翛然我已仙,不愁石髓坚如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其一)

瑟瑟霜风夜聒耳,小院枕衾如泼水。

夜清火冷不成眠,起就短檠阅诸子。

掩卷嗟嗟今古人,遗风可喜仍可嗔。

风日相怜纷无已,一笑玄之妄亦真。

我今是非两俱绝,百巧百中不如拙。

寂然无复一念邪,那有黄冠下鞭铁。

形式: 古风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别僧永肩

号寒啼饥自聒耳,火中莲花那著水。

超然不复顾尘寰,空色两冥舍利子。

冠巾贾岛齿平人,当时仅免退之嗔。

何如伯升云水去,万劫不磨一点真。

公今更恐情难绝,泛作飞蓬谋未拙。

挽袖牵裳浩不回,当知若人是真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