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

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

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游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山林的壮丽景色和清幽氛围。

首句“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描绘了山势连绵起伏,路径曲折蜿蜒,穿过幽深的山洞,景象愈发壮观。接着“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气。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山间石乳悬挂、寒流潺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意境。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心境相通,“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描述了攀登山崖的过程,虽有险阻,但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仍能克服困难,登上高处。“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则通过诗人的一声长啸,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由洒脱。

最后,“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描绘了山间草木茂盛的景象,绿草如茵,红蓼点缀其间,充满生机。“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则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追求,以及在松树下休息时,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暗示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万益之

常闻静者言,澹泊栖精魂。

之子抱微尚,抗志谢世樊。

原无昏浊染,安用漱灵根。

五岳游其四,九州何足论。

察人洞腑脏,撷草辨寒温。

断酒持清斋,端居不立言。

和光世可混,抱冲道自存。

余怀方外踪,于子情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赠刘平子

刘生伯伦裔,沈冥亦耽酒。

饮可容数升,其才有八斗。

半酣濡墨沈,挥笔如埽帚。

清如风入篁,细似丝抽藕。

余本畸世人,迂疏独相耦。

晨游袂必联,清夜门可叩。

摊书曰满床,压酒亦盈缶。

子来聊共斟,且把新诗纠。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同万益之刘平子梁伯静嘉荐侄出郭酹吴非熊

出郭霜气微,孤村澹斜阳。

依依闻邻笛,我怀憯以怆。

眷彼同心人,胡为委山岗。

海国三千里,游魂归路长。

入门不见人,但见此黄肠。

旅葵蔓荒阶,枯藓上颓墙。

思子平生欢,微吟暗自伤。

蔬盘罗野簌,且复荐壶觞。

放声聊一哭,掩袂出长廊。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春日答何文起见怀

韶景延初霁,晨曦灿中林。

未测西林里,春华几许深。

阳陂擢新荑,幽谷啭鸣禽。

流辉如曳练,兴霞似卓簪。

恻恻岁光迈,悠悠恋赏音。

岂不眷西皋,轸念滞愁霖。

故人枉惠好,投我怀春吟。

以彼玄栖想,怜余畸世心。

劲翮知投薄,脩鳞思泳浔。

嘤鸣自有感,长谣报断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