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王墓

斜日下高树,秋风生细尘。

可怜衰草地,犹是建安人。

白屋更新主,青山结故邻。

童童双桧在,风雨各千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交织,展现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首句“斜日下高树”,以夕阳西下,光线逐渐减弱,投射在高大树木上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秋风生细尘”一句,秋风起,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吹起了地面的微尘,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万物的变迁。

“可怜衰草地,犹是建安人”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下衰败现实的无奈。这里“建安人”特指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等,他们活跃于建安年间,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政治功绩。如今,这片曾经承载过他们辉煌记忆的土地,却已满目萧瑟,物是人非。

“白屋更新主,青山结故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白屋换新主,意味着人事更迭,江山易主;青山依旧在,但与之相伴的故友已逝,只剩下山川草木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这两句通过对比新旧主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童童双桧在,风雨各千春”以两棵古老的桧树为象征,它们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替。桧树的坚韧不拔与岁月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不变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永恒与瞬间、繁华与衰败之间复杂情感的细腻捕捉。

收录诗词(19)

陶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康郎湖忠臣庙壁

草昧龙争日,风云得武臣。

乘时元赤帜,奋迹岂黄巾。

羽檄绥南服,天垣动北辰。

断蛇先谶楚,逐鹿后降秦。

建业王居正,洪都战血新。

旌旗迷过鸟,矢石骇潜鳞。

借箸应无匹,焚舟若有神。

阽危神稷重,仗节死生均。

日月躔双璧,羌戎奠九垠。

君恩五等锡,士气一朝伸。

孙子圭璋在,春秋俎豆陈。

白波吹浩溔,苍瓦覆嶙峋。

往事今为烈,羁人感自真。

临流独横涕,萧瑟对秋旻。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岁杪送青来游滇

远游当岁暮,为养反离亲。

贫士千秋恨,依人万里身。

丹崖盘鸟道,黑水暗龙津。

嗟我犹羁旅,离筵倍怆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乌夜啼

碧梧坠露惊秋早,罗帏辗转愁难晓。

乳乌啼断井栏西,闺中一夜青丝老。

只可闺中伴我愁,乌啼切莫向边州。

卢龙碛里征人在,多恐闻时也白头。

形式: 古风

猛虎行

猛虎突出势恒怒,不住深山踞当路。

风高月黑闻啸声,四野行人尽回步。

一虎之猛尚可当,群狐假窃牙爪张。

岂无壮士欲手搏,出门四顾心徬徨。

耽耽尔威谁养就,昔犹昏暮今白昼。

瞑目从教凡兽惊,肥身那管饥民瘦。

虎兮虎兮知惧无,灞陵亭下秋草枯。

飞将猝发金仆姑,石犹饮羽况尔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