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南平宿龙门洞

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

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

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

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

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敝辀。

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我内心渴望在山林间终老,离开的决心在夜晚犹豫不决。
众多游客只顾匆匆路过门前,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洞穴可游。
春天来临还能看见小龙竹冒出,静谧中隐约听见石乳滴水声。
山涧流水带着花瓣送到阁下,寺里的钟声催促着月亮落下山崖。
短暂的清梦在高枕上浮现,明天又将淹没在尘世喧嚣中。
南边是符阳,北边是长举,可惜这里不再属于古老的江州了。

注释

此心:内心的愿望。
常欲:常常想要。
林丘:山林。
徘徊:犹豫不决。
万客:众多游客。
门外过:路过门前。
洞中游:洞穴游玩。
龙孙:小龙竹。
石乳流:石乳滴水。
涧水:山涧流水。
阁底:阁下。
寺钟:寺庙钟声。
岩头:山崖。
清梦:清闲梦境。
危枕:高枕。
拥:淹没。
敝辀:破旧的车。
符阳:地名。
长举:地名。
古江州:古代的江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尘嚣的超脱。开篇“此心常欲老林丘,去意徘徊夜更留”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长居于山林之中的愿望,以及对于即将离开的不舍和犹豫。

接着,“万客只贪门外过,少人知有洞中游”则写出了诗人对一般人追求名利、匆忙行走于门外的批判,而自己却偏好于深山中的幽静之地,只有少数懂得其中乐趣的人才会来到这里。

“春来犹见龙孙出,静里微闻石乳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山中景色的美丽。龙孙可能指的是传说中龙的子孙,也可能是山中清泉的别称,而“石乳”则是指岩石间滴落的水珠,这些都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涧水送花通阁底,寺钟催月落岩头”写的是山中的溪流将春天的花瓣送到了屋檐下,而远处的寺庙钟声在夜色中响起,与月亮一起落在了岩石之上。这两句通过对自然声音和视觉美景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暂时清梦生危枕,明日浓尘拥敝辀”则表达了诗人虽然目前能在这宁静之地享受片刻的清净,但知道明天又将回归到纷扰复杂的世俗生活中去。

最后,“南是符阳北长举,所嗟不属古江州”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个地方或时期的怀念,而“所嗟”则表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吴江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巢乌

乌啼东南枝,危巢雏五六。

心在安巢枝,一日千往复。

脱网得群食,入口不入腹。

穷生俾反哺,岂能报成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醉眠亭

松陵江畔客,筑室从何年。

世俗徒纷纷,不知李子贤。

在彼既不知,不如醉且眠。

声名衮衮谁知命,醉非爱酒眠非病。

长江浑浑无古今,群山回合来相映。

呼奴沽酒不可迟,买鱼斫鲙烦老妻。

何必纫绳系飞兔,百年长短空自知。

直将裈虱视天地,冥冥支枕穷四时。

九衢足尘土,朱门多是非。

秋风老莼鲈,扁舟何日归。

形式: 古风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形式: 词牌: 一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