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
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
这首诗描绘了朔方月的盈亏变化以及钱塘江潮汐难以预知的自然景象。"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两句通过对月亮盈缺和江水涨落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中某些现象的不可预测性,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复杂性的观察。"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则具体指向钱塘江的潮汐变化迅速且强烈,以至于没有人能够亲眼目睹其潮起潮落之时,进一步加深了自然力量的神秘感和难以捉摸性。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同时,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体会。整首诗在艺术上展示了一种超脱于日常生活之上的审美追求,给人以深远的思考空间。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数叶荷衣一短藜,春波亭上倚斜晖。
无人会得诗中画,凭尽阑干又独归。
苏仙旧隐已藤萝,橘井空来岁月多。
摘叶汲泉皆朽骨,郡人犹说愈沉疴。
山有香炉水有瓶,斋无尘榻阁无铃。
胡床尘拂枯藜杖,门对江山日夜扃。
㟝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
一堆顽石郴江上,纵有昆刀不可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