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病起

一叶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

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

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

华盖何曾惜,金丹不致功。

犹须自惭愧,得作白头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新秋病起》,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新秋时节因病而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健康状态的深切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凄凉。

开篇“一叶落梧桐,年光半又空”两句,借景抒情,梧桐叶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紧接着“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描述了诗人在秋日里频繁地登上高台,感受那清凉的秋风,这些动作和感觉都透露着一种孤寂与悲凉。

中间四句“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则是对自身状况的描写。诗人因病而显得瘦弱,如同枯槁一般;忧虑和烦恼使头发变得蓬乱不堪。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身体与精神都受到了创伤。接着,诗人谈到自己虽然在诗思中损耗着心神,但又在酒的狂欢中寻找放纵,试图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最后四句“华盖何曾惜,金丹不致功。犹须自惭愧,得作白头翁”则是对生命和成就的一种反思。诗人表示自己过去未能珍惜光阴,没有将生命中的宝贵时光用于追求更高的成就,现在只能感到懊悔和自责。在最后一句中,“得作白头翁”则是一种无奈的接受,既然已是白发老翁,也只好如此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健康、时光流逝和生命价值的一系列感慨,展现了一位中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生活无常时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栽竹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馀茎。

见此溪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阑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稍稍有馀清。

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酬元郎中同制加朝散大夫书怀见赠

命服虽同黄纸上,官班不共紫垣前。

青衫脱早差三日,白发生迟校九年。

曩者定交非势利,老来同病是诗篇。

终身拟作卧云伴,逐月须收烧药钱。

五品足为婚嫁主,绯袍著了好归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酬令狐相公春日寻花见寄六韵

病卧帝王州,花时不得游。

老应随日至,春肯为人留。

粉坏杏将谢,火繁桃尚稠。

白飘僧院地,红落酒家楼。

空里雪相似,晚来风不休。

吟君怅望句,如到曲江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酬卢秘书二十韵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

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

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

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

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

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

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

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

尝思豁云雾,忽喜访尘埃。

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

不胜珍重意,满袖写琼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