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春光眼界明,半窗斜日醉魂醒。
有时梦入庐山去,瀑布声中拄杖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境界。"万里春光眼界明"表达了诗人对广阔春色有着清晰而深刻的感受,春天的景致在眼前铺开,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半窗斜日醉魂醒"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阳光从窗棂间洒落,照耀着诗人沉醉而又清醒的心灵。
"有时梦入庐山去"表明诗人的心灵偶尔会飞翔到遥远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庐山。庐山以其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著称,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而"瀑布声中拄杖行"则描绘了诗人在梦中漫步于庐山之巅,手持拐杖,与那如雷鸣的瀑布共舞,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斜日、梦境和瀑布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不详
自是神仙客,梅花亦让青。
绿垂云叶重,黄映雪花轻。
袜小凌波稳,杯斜带露倾。
一枝来赠我,吟几觉春生。
钓艇横溪水,渔罾搭槿篱。
年丰翁自乐,酒熟客先知。
凉吹生蘋叶,斜阳恋竹枝。
苦吟浑未就,倚柂立移时。
有客可与游,阙酒得无病。
岂意四从事,过我不待请。
洗杓挹风度,免惭林花盛。
公学此味如,浑厚兼醇正。
公量虚谷如,有来良善应。
肯分兵厨沥,少佐笔力劲。
罢营杖头钱,徐取松间径。
登临旧能赋,七发踵枚乘。
此兴老未衰,西日尚馀映。
风怒雷再鼓,云破天一镜。
山花下野鸟,诗题一堪命。
府公文章伯,声称耸群听。
明朝倒锦囊,非是庶所订。
岂伊綵凤鸣,而聆露鹤警。
定知谢东山,凡百易子敬。
六幅蒲帆去似飞,浪翻新涨绿沿堤。
一川水墨王摩诘,十里莺花杜牧之。
云绕楚宫春雨后,烟笼秦树晚晴时。
人生来往情何极,江北江南酒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