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翻译

清冷的花香浸透红桥上,多情人的旧梦,风停雨歇,一地残落的桃花润染着如水的月色,城楼上笳声隐隐传来,帘栊问燕子静静地栖息。
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等不到再能弹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伤。青春匆匆逝去。一缕苦涩的荼烟钻透碧纱。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注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
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冷香:指清香之花气。
红桥:桥名,在汀苏扬州,明崇帧时建。
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
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暗损韶华:谓美好的青春年华暗暗地消耗了。
韶华:美好的光阴,比喻青年时期。
碧纱:绿纱灯罩。

鉴赏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它以冷香、红桥、城笳、月色、桃花、雨歇、春寒和燕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冷香萦遍红桥梦"描绘了梦中红桥边的冷香,暗示着梦境的幽深与孤寂。"梦觉城笳",梦醒后的城笳声,增添了离愁别绪。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月光洒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雨后的春寒中,燕子归巢,画面生动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但又透露出淡淡的哀伤,因为词人的心境并不平静。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失去共同欢愉的箜篌演奏后的孤独感。"肠断天涯"四字,情感深沉,直抒胸臆。

最后两句"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通过描写袅袅茶烟穿透碧色纱窗,暗示时光悄然流逝,词人内心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景致,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词风,既有婉约之美,又有深情之愁。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采桑子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

斜汗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

数盏残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

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