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龟溪寄张小山

问出山小草,谁与伴,五湖游。

便忆昔风光,桃花流水,杜若芳洲。

来时洞门无锁,倩鹤群、长绕侍仙楼。

邂逅小山招隐,依然我辈清流。春愁相恋住余不。

寒拥敝貂裘。柰雨柳烟花,云帆溪鸟,都在帘钩。

眼前自无俗物,动山心、嫌听鹿呦呦。

猛把石阑干拍,贾胡知为谁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山中小草询问,谁能共游五湖?
忆起往昔美景,桃花流水间,杜若香洲上。
来时洞口无锁,鹤群环绕仙人楼。
偶遇小山隐居,仍是清高之流。春愁缠绵不去。
寒风中紧裹破裘,雨柳烟花,云帆溪鸟,尽映帘钩。
眼前无凡尘琐事,山心只觉鹿鸣扰人。
猛然拍打石栏,不知为谁停留。

注释

山小草:山中的小草。
伴:陪伴。
五湖游:泛舟五湖的旅行。
昔风光:过去的风光。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流水边。
杜若芳洲:杜若花盛开的水边陆地。
洞门:洞口。
锁:锁链。
倩:请托。
鹤群:一群鹤。
侍仙楼:侍奉仙人的楼阁。
邂逅:偶然相遇。
招隐:招引隐士。
清流:清高的人群。
春愁:春天的忧愁。
敝貂裘:破旧的貂皮衣。
雨柳烟花:雨中的柳树和绽放的花朵。
帘钩:窗帘上的挂钩。
俗物:世俗之人或事物。
动山心:触动山野之心。
鹿呦呦:鹿的叫声。
石阑干:石头栏杆。
贾胡:商人。
为谁留:为何停留。

鉴赏

这首元代张雨的《木兰花慢·龟溪寄张小山》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表达了对友人张小山的怀念和对他们共同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以“问出山小草”起笔,寓言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如同山中小草渴望陪伴,而五湖游历则象征着他们曾经的自由自在生活。桃花流水和杜若芳洲的描绘,展现出昔日的美好景致,暗示了他们共享的隐逸情趣。

“来时洞门无锁,倩鹤群、长绕侍仙楼”描绘了洞府的宁静与仙气,鹤群的环绕更显其超凡脱俗。小山招隐,暗指友人张小山,表达出词人希望能像他一样保持清流般的高洁品性。

接下来,“春愁相恋住余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因春愁而产生的深深挂念。他身披破旧貂裘,面对雨柳烟花的美景,却感到孤独,因为这些都被帘钩阻隔,无法分享给友人。

“眼前自无俗物,动山心、嫌听鹿呦呦”进一步强调了词人对世俗的疏离,连鹿鸣声都让他感到厌烦,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执着追求。最后,“猛把石阑干拍”是词人情绪的爆发,他用力拍打石栏杆,仿佛在向远方的友人传达他的情感,但又不知对方是否能理解这深沉的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张小山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和马昂夫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

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

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

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

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

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

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

看蝉影僛僛,莺声历历,鸿阵翩翩。

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

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

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

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

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秋词

看秋容渐好,一番雨,一番凉。

试点检吾家,小山丛桂,金粟都黄。

涛江限他吴越,便胥魂、不似向时狂。

眼底龙飞凤舞,梦中狐啸鸱张。茫茫今古总堪伤。

歌罢意难忘。甚老矣稽生,五弦挥手,怕听清商。

渊明平生师友,白衣人、借与我持觞。

若问醉翁年纪,指渠松柏高冈。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代玄览和东泉学士自寿之作

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

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

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

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

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

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

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

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三岛。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