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

看蝉影僛僛,莺声历历,鸿阵翩翩。

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

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

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

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

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尽是弹奏筝乐的仕女,身着银色甲胄,快速拨动冰冷的琴弦。
欣赏着蝉影摇曳,莺鸟鸣叫清晰,大雁群飞翔的姿态轻盈。
晚年的哀伤多有感触,面对花朵、美酒,又听见杜鹃啼叫。
怕的是自己像云朵般飘走,被缠绕在烟雾中无法离去。谱曲之事委托给陈玄。
高雅的曲调要传给谁?感叹江上的青山,湘水边的落叶,想要一同携带着仙人飞翔。
此刻,音乐更能陶冶情操,胜过枯坐禅定的枯燥。
不要辜负这明亮的金杯和皓月,美好的青春岁月难以挽留。

注释

筝仕女:弹奏筝乐的女子。
银甲:银色的甲胄。
骤冰弦:快速拨动冰冷的琴弦。
僛僛:摇曳不定的样子。
历历:清晰可闻。
鹃:杜鹃鸟。
缠头:比喻束缚或牵绊。
陈玄:可能是人名,代指谱曲之人。
飞仙:传说中的仙人。
丝竹:泛指乐器。
枯禅:枯坐冥想,形容禅修的单调。
金尊:贵重的酒杯。
锦瑟:华丽的瑟,代指美好的时光。

鉴赏

这首元代张雨的《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是一首描绘音乐与情感交织的词作。开篇“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形象地写出仕女们弹奏筝乐的场景,银色的甲片和急促的琴弦营造出清冷而高雅的氛围。接下来,“看蝉影僛僛,莺声历历,鸿阵翩翩”通过蝉、莺和鸿雁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音乐带来的生动画面。

词人感叹“哀音暮年多感”,在晚年听到这样的悲凉之音,不禁触动心弦,面对花开花落,饮酒赏景时又听见杜鹃啼鸣,更添伤感。他担心自己会被这筝声吸引,如同飞鸟被缠绕,难以离去。“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表达了对筝乐魅力的深深迷恋。

“乌丝缀谱倩陈玄。雅调为谁传”暗示了筝曲的传承,由陈玄这样的高手谱就,但不知其意韵将传递给何人。接下来,词人感慨“正须丝竹陶写”,认为音乐能洗涤心灵,胜过枯燥的禅修。“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则劝诫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辜负良辰美景和如锦的青春岁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筝乐为媒介,抒发了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11)

张雨(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号:句曲外史
  • 生卒年:1283~1350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秋词

看秋容渐好,一番雨,一番凉。

试点检吾家,小山丛桂,金粟都黄。

涛江限他吴越,便胥魂、不似向时狂。

眼底龙飞凤舞,梦中狐啸鸱张。茫茫今古总堪伤。

歌罢意难忘。甚老矣稽生,五弦挥手,怕听清商。

渊明平生师友,白衣人、借与我持觞。

若问醉翁年纪,指渠松柏高冈。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代玄览和东泉学士自寿之作

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

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

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

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

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

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

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

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三岛。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为初心真人七帙初度时延祥有赐田之命

瑞霭延真馆,春满瑞真家。

绛县老人年纪,更柰紫髯何。

前日黄华迎赐,赐予青毡旧物,田野总讴歌。

报贶启金箓,笙鹤恰来过。问蟠桃,花结实,树交柯。

今朝佳气五云,都在牡丹坡。

何物可为公寿,直比心如明月,清镜阅人多。

于此看勋业,铜狄细摩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盆荷

江湖渺何许,归兴浩无边。

忽闻数声水调,令我意悠然。

莫笑盆池咫尺,移得风烟万顷,来傍小窗前。

稀疏淡红翠,特地向人妍。华峰头,花十丈,藕如船。

那知此中佳趣,别是一壶天。

倒挽碧筒酾酒,醉卧绿云深处,云影自田田。

梦中呼一叶,散发枕书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