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赠畏之(其一)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

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

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留赠畏之(其一)》。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具艺术性,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诗歌开篇即以“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展现了一个平静而又略带寒冷的早晨场景。这里,“明光”指的是朝阳,而“不遣当关报早霜”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便是清晨,也无需急于向他人报告夜晚的霜冻,因为时间本身就能说明一切。

接下来的“中禁词臣寻引领,左川归客自回肠”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旧的情感。“中禁”指的是宫廷内部,“词臣”是对诗人的尊称,而“寻引领”则隐含着诗人在复杂的朝政之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方向。随后“左川归客自回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故土的思念,"左川"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归客"则代表着流离失所的人们,"自回肠"则形象地比喻了内心深处的怀旧之情。

第三句“郎君下笔惊鹦鹉”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文学家(即诗人自己)的才情,用“惊鹦鹉”来形容其文笔之惊人,鹦鹉是古代传说中能够模仿人类语音的鸟类。紧接着的“侍女吹笙弄凤凰”则展现了一个优雅的生活场景,其中侍女以"吹笙"(一种乐器)来宴请或娱乐,"弄凤凰"则是比喻侍女们在音乐中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就像凤凰展翅一般。

最后,“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空寄”意味着将心灵寄托于虚无缥缈之中,“大罗”可能是指佛教中的“大罗金刚”,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真理。"众仙同日咏霓裳"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众仙共聚一处,赞颂着那如霓裳般轻盈美好的天界之物。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精致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以及对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离思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离席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

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

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荷花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高松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