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净的生活图景。一开始,“一竹横檐挂净巾”,通过一根竹竿悬挂在屋檐下的洁白布巾,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对清洁的追求。紧接着,“灶无烟火地无尘”则进一步渲染出一个没有世俗烦恼、烟火气息的宁静空间。
诗人通过“剃头未必知心法”,表达了对于外在形式与内心修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剃发只是表象,真正的悟道在于对心法的了解和实践。这句话既是对僧人的提醒,也是对读者的启示。
最后,“要且闲于名利人”,诗人劝诫人们应当超脱世俗的名闻利养,不为之所累。这里的“要且”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灵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