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淮口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

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

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天边秋色已耗尽,树梢群鸟归巢返。
长夜渐渐游子歇,月光下歧路静悄悄。
淮河之上风起时,船帆降落在楚地云天边。
此情此景谁能懂,步步前行非故乡土。

注释

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秋光:秋天的景色。
木末:树梢。
群鸟还:众多鸟儿返回(栖息)。
夜久:深夜,时间已晚。
游子息:游子休息,指远离家乡的人停止了活动。
月明:月光明亮。
岐路闲:岔路口显得空闲安静。
风生:风起,有风吹过。
淮水:淮河,中国东部的一条河流。
帆落:船帆降落,比喻船停止航行或休息。
楚云间:楚地的云天之间,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此意:这种情感或意境。
竟谁见:谁能理解或看见。
行行:一步步地,连续行走的样子。
非故关:不是故乡的地方,指远离家乡的外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黄昏景象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暮色渐浓,大自然中生命活动逐渐平息的情景。接着,“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的停歇与心境,其中“游子”指远行的人,“岐路”则是指分叉的道路,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夜晚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氛围。

下一句“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风生淮水上”表现了秋风在大河之上的微妙变化,而“帆落楚云间”则是说船只停泊在有着楚地云雾笼罩的地方,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最后,“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深沉情感。这里的“此意”指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怀和思念,而“竟谁见”则表达了这种情感难以被他人理解。末尾的“行行非故关”则是说每次经过的地方都不是过去熟悉的家乡,这不仅是物理位置上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上的一种错位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不适。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广陵曲

葱茏桂树枝,高系黄金羁。

叶隐青蛾翠,花飘白玉墀。

上鸣间关鸟,下醉游侠儿。

炀帝国已破,此中都不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征妇叹

稚子在我抱,送君登远道。

稚子今已行,念君上边城。

蓬根既无定,蓬子焉用生。

但见请防胡,不闻言罢兵。

及老能得归,少者还长征。

形式: 古风

经咸阳北原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

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

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

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

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形式: 古风

校猎曲

楚子畋郊野,布罟笼天涯。

浮云张作罗,万草结成罝。

意在绝飞鸟,臂弓腰镆铘。

远将射句践,次欲诛夫差。

壮志一朝尽,他□□繁华。

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