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云先生祠

道人买山无一钱,今留祠宇苍松前。

起家入直羽林卫,挂冠归隐知何年。

甲申都城危不守,公卿迎贼拜马首。

虎狼分踞九殿喧,鞭扑当阶佐行酒。

尸驮广柳贼醉歌,笑顾黄金高北斗。

囊空官小公莫苦,脱身间关到乡土。

栖霞寺古白云多,犹许孤臣作庵主。

登州海远煤山青,君亲生死一梦醒。

南都将相非我顾,后庭歌吹难为听。

临春结绮倚娇娥,防江策尽唤柰何。

道人自抱白云卧,世上一度沧桑过。

我来吊古伞山曲,雨歇颓垣秋草绿。

当时剪烛夜窗人,想见哀吟声断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褚华的《张白云先生祠》描绘了一位道人买山而居,后来虽然曾入仕羽林卫,但最终选择挂冠归隐的生涯。诗中提及甲申年间都城危急,公卿投降敌军,社会动荡,道人身处其中,表现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淡然。他逃出险境,来到栖霞寺,成为孤臣的庵主,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亡君的哀思。

诗中提到的“登州海远煤山青”暗指明朝灭亡,而“君亲生死一梦醒”则揭示了历史的幻灭感。诗人感叹南都的将相不再关心自己,宫中的靡靡之音已无法入耳。最后,诗人来到祠堂凭吊,雨后的颓垣与秋草构成凄凉景象,回忆起当年剪烛夜谈的人,他们的哀吟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

整首诗以道人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世事沧桑的深刻洞察和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6)

褚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远行

远行出门闾,举足心自量。

鄙夫念鸡肋,男子志四方。

勿作儿女态,徘徊在闺房。

闺房讵足道,瞻顾萱草堂。

秋风势如雨,秋露色如霜。

萧萧萱草堂,皇皇游子装。

游子为饥驱,贸然适殊乡。

仰头发长啸,低头重徬徨。

儿行二千里,母心万里长。

万里有时极,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路旁无深谷,路旁无高冈。

高冈与深谷,乃在慈母肠。

游子动深省,泪下沾衣裳。

儿泪有时乾,母心无时忘。

母心不能忘,儿行途路旁。

儿行途路旁,一行一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楚雄太守张禹则之官

万里不为远,五马不为荣。

男儿生即设弧矢,簪缨本是鸿毛轻。

去去勿复念,所念在苍生。

苍生不尔弃,讵必为公卿。

远莫远于阶前一片土,荣莫荣于杜母与召父。

惜此远兮慕此荣,为祥麟兮勿为虎。

形式: 古风

乌衣巷

乌衣巷里旧堂前,燕子呢喃人不见。

一年一度逐春风,春风不识当时燕。

燕去人亡巷黯然,我来卧听秋声颤。

鸡鸣山头瓦几堆,临春结绮颜色变。

六朝事业随流水,潮打空城白如练。

虎踞龙蟠在眼前,风云易失英雄面。

书生本无缚鸡力,便欲归家焚笔砚。

风流李白即吾师,兰陵美酒须尝遍。

汉水无时西北流,空论南金与竹箭。

北邙万古复千秋,松柏声中无贵贱。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春怨

堂中何事话周遮,燕子无端到妾家。

夜雨谱成长恨曲,春风酿出可怜花。

钟声枕畔天难晓,柳色楼头日易斜。

遥望白云最深处,也知啼杀后栖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