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洪上人

真净养儿如养羊,败群者去羊不伤。

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

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

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

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

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

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

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航。

男儿行役良自苦,水有鲛鳄陆豺狼。

何当啖芋拨牛粪,拗折拄杖挂钵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惠洪上人》由宋代诗人谢逸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惠洪上人的修行生活与个性特质。

首句“真净养儿如养羊”,以“养儿”比作“养羊”,形象地表达了惠洪上人在修行中如同精心照料幼小生命一般,对待佛法的严谨与虔诚。接着,“败群者去羊不伤”进一步强调了惠洪上人对佛法的坚守,即使面对诱惑或干扰,也能保持清净,不为所动。

“洪师斗擞蔬笋气,白昼穴我夫子墙”两句,通过“斗擞蔬笋气”和“白昼穴我夫子墙”的描述,展现了惠洪上人修行的刻苦与专注。他如同在白天潜入孔子的墙壁,汲取知识与智慧,同时又保持着素食的生活习惯,体现了他修行的坚定与纯粹。

“粥鱼斋鼓了无碍,坐禅不废谈文章”则表现了惠洪上人在修行的同时,也注重文化与知识的学习,他的修行生活并非封闭,而是充满了学习与思考的氛围。

“老师颔之笑不语,坏衲百孔穿寒光”描绘了惠洪上人与老师的互动,虽然老师没有言语,但通过点头微笑,传递了对惠洪上人修行的肯定与赞赏。而“坏衲百孔穿寒光”则以破旧的僧衣象征着惠洪上人修行的艰苦与坚持。

接下来的几句“洞庭风号波浪吼,笑揖逐客谈船窗”、“六月赤脚登大庾,黄茆瘴里餐槟榔”、“天宫不合困两鸟,洪徐接翼鸣南昌”、“毛群羽族不敢喘,师乃啁唽鸣其旁”、“欻起四明狂客念,扬澜恨不一苇航”、“男儿行役良自苦,水有鲛鳄陆豺狼”、“何当啖芋拨牛粪,拗折拄杖挂钵囊”则通过一系列的场景与比喻,展现了惠洪上人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挑战,以及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惠洪上人修行生活的独特风貌,也传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怀李方叔

儒林丈人称两苏,一言为重轻璠玙。

见君诵诗出险语,抚掌绝倒徒惊呼。

贵耳贱目亦不恶,虎豹何殊犬羊鞟。

劝君掩舌卧衡门,莫赋悲秋任摇落。

形式: 古风

送李希颜

长安少年清似玉,腰垂黄金双鬓绿。

吹嘘气焰高岑楼,胡不容公置一足。

脑脂遮眼卧三年,满榻秋风对修竹。

户内殷殷金石声,牙签插架三万轴。

笺诗作传起凡例,断简残编纷在目。

题舆粤国正秋风,石瘦水清山诘曲。

先声霹雳挟仁气,父老欢呼胥吏肃。

莫思莼菜赋归欤,天上要公调鼎餗。

形式: 古风

送袁公发

袁公落笔清如风,妙龄场屋声摩空。

陆沉簿领三十载,晚节自号无求翁。

朝廷公卿半亲旧,谁能挽致青云中。

参天老柏耐霜雪,始知不与萧艾同。

俛首下邑亦良苦,此行定入明光宫。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谭子仁游太学

沓沓举子万马奔,倾动场屋风尘昏。

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乾没三家村。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

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

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

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