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子仁游太学

沓沓举子万马奔,倾动场屋风尘昏。

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乾没三家村。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

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

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

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学子谭子仁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太学求学的情景。首句“沓沓举子万马奔”以万马奔腾之象喻学子们为追求功名而勤奋努力,场面宏大,充满活力。接着“倾动场屋风尘昏”则描绘了考场的紧张氛围,暗示竞争激烈。

“失身白袍青幕底,平生乾没三家村”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学子们从平凡乡村走向广阔世界的转变,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今君触热去乡县,矫如野鹤离鸡群”形象地描述了谭子仁离开家乡,如同脱笼之鹤,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接下来“笔端万字洒飞雹,岂畏食叶春蚕喧”赞扬了他才华横溢,即使面对激烈的竞争也不畏惧,展现出自信与勇气。

“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描绘了广文先生的热情接待和三舍弟子们的敬仰之情,表现了学术环境的和谐与尊重知识的风气。

最后,“琴书在笥马在门,看看山上复有山”预示了谭子仁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鼓励他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愿君莫忘大刀头,何年驷马君当还”表达了对谭子仁的祝福与期待,希望他不忘初心,早日学成归来。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学子们追求理想的赞美,也有对他们未来道路的关怀与期许,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教育的重视。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与诸友访黄宗鲁宗鲁置酒于思猷亭席上分韵赋思猷亭诗各以姓为韵予得谢字

我见俗子避百舍,一钱不直灌夫骂。

灵谷峰前汝水湄,谁信无双有江夏。

平生眼底无可人,子猷粗与吾同社。

故栽修竹共岁寒,不与繁花斗荣谢。

疏阴时过少陵樽,斜枝最入萧郎画。

强排风雨作寒声,巧留雪月延深夜。

三伏炎蒸自可逃,一榻清凉那肯借。

愿言闭关谢俗子,勿与此曹俱日化。

但得风味如晋人,纵无此君自潇洒。

形式: 古风

从黄宗鲁乞怪石

织女支机弃不用,老卢坠腰谁见收。

君从何处得此石,恐有鬼物为君偷。

不堪压作捣练石,仆在墙东如卧牛。

何如置我清溪上,奇峰崒嵂临清流。

鄙夫须髯锐如戟,青眸皓齿不我俦。

惟有泉石肯相伴,不索吾米无所求。

何时突兀入眼界,白头相对忘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代送柳权郡

河东夫子文中虎,笔端挥洒如飞雨。

馀波覃及百世孙,翰墨风流照今古。

文章清丽有典则,胸怀恢廓无城府。

拥麾山郡民气和,万顷黄云富禾黍。

公馀雅会罗嘉宾,高论峥嵘挥玉麈。

皂盖双旌别汝江,去作他邦民父母。

伫看祖席列岐亭,梅影横斜媚村坞。

定知玉诏下丹墀,宰府要公调鼎俎。

形式: 古风

送邹元佐还乡

白云英英天末飞,红蕖脉脉涧底静。

北堂姑老冢妇勤,邹侯感物动幽兴。

暂将平生说诗口,试言祸福知天命。

五行推步聊复尔,恐君胸中有水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