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常寺簿谢公故第

落日庐阜紫,飞砂湖水黄。

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层冈。

丹梯遂寥邈,沈思热中肠。

当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

拂衣云壑卧,著书名山藏。

筑园印清流,艺树条孤芳。

英彦集文字,燕席开华妆。

人生既难料,天运亦靡常。

黯黯玄云阴,萧萧北风凉。

山流鳌背空,柯改蚁梦荒。

事往迹已陈,名存道弥光。

独念平生游,使我重感伤。

破壁嘶瘦马,叠鼓发暝航。

屐痕难重寻,寒苔日苍苍。

高丘渺烟雾,不得酹一觞。

怀哉我先铭,翠琰垂千霜。

俯仰落清泪,目断江流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谢公的旧居时所见的景象和引发的感慨。首联"落日庐阜紫,飞砂湖水黄"以夕阳映照下的紫色庐山和黄沙覆盖的湖水,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散倦登古原,含悽眺层冈"表达自己在疲惫中登临高地,遥望远方,内心充满哀伤。

"丹梯遂寥邈,沈思热中肠"暗示了诗人思绪飘渺,心中充满深沉的思考。他回忆起昔日与谢公的交往,感叹其"当年扣玉墀,抗疏何慨慷"的刚直与豪情。谢公曾辞官归隐,"拂衣云壑卧,著书名山藏",在山水间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精神。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谢公的园林艺术,"筑园印清流,艺树条孤芳",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品味。然而,世事变迁,人事如梦,"山流鳌背空,柯改蚁梦荒",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的人生际遇,"人生既难料,天运亦靡常",并意识到即使谢公的遗迹已逝,但其精神犹在,"事往迹已陈,名存道弥光"。他独自怀念过去与谢公的游历,"破壁嘶瘦马,叠鼓发暝航",而今只能在心中追忆,"屐痕难重寻,寒苔日苍苍",表达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谢公故第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追忆,充满了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过浩山

高树停归云,峭壁下落照。

北风一万里,绝顶吹野烧。

行行念高堂,履险心欲掉。

茅茨者谁家,喧语杂老少。

开门止我宿,四壁乱蓬藋。

自言兵火馀,零落仅馀噍。

世故莽难诘,浊酒寄一笑。

月黑云冥冥,屋头闻虎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别何复初教授

貂裘日以敝,沧海理归舟。

恋友那忍别,思亲讵敢留。

岂无还家乐,而怀索居忧。

北风吹大江,江水日夜流。

吾道莽何之,天运良悠悠。

安得两黄鹄,与子仍丹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其二)

东村西村稼如云,欲穫未穫黄纷纷。

鼠牙雀喙不可算,奈此野彘千百群。

田头结舍坐霜夜,敲犁击杵声相闻。

五更一刻少困怠,终岁举室空辛勤。

近日南山老虎至,野彘畏之俱远避。

遂令一枕得安眠,犬豕时时亦遭噬。

呜呼犬豕所噬能几何,野彘不去为害多。

形式: 古风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其一)

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

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误。

垂头兀坐欲有问,歘尔翻身入云雾。

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