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屯田挽词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京口近年来老一辈凋零,高尚的人才也日渐消沉,让路人感伤。
韦先生的学问虽仍在,但恬侯那样的贤能官员已不再见。
困于贫穷疾病,只知道行善的快乐,遗憾的是早早放弃官职。
七年分别恍如梦境,至今仍记得他清瘦如鹤的风采。

注释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耆旧:年高有德的老人。
沦丧:衰落、凋零。
路人:普通人。
韦叟:指韦应物,唐代著名文人。
一经:指精通一部经典。
恬侯:可能指某位以廉洁著称的官员。
万石:形容官员俸禄丰厚。
贫病:贫困和疾病。
为善乐:做善事感到快乐。
逍遥:自由自在。
弃官迟:过早放弃官职。
七年:指一段时间。
萧然:形容清瘦的样子。
瘦鹤姿:形容人的清瘦形象,如鹤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

“京口年来耆旧衰”,诗人以京口这个地方作为时间流转的见证,指出了时光匆匆,友人渐行渐远,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已逐渐凋零。"高人沦丧路人悲"则表达了对逝者哀悼之情,感叹世事无常。

“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诗人提到韦叟(即韦应物)曾来此地留下足迹,但如今却再也寻不回当年恬淡侯的繁华景象。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

“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贫困、身患疾病,但仍旧坚守内心的善良与快乐。然而,对于当初辞官归隐的选择,却也有些许懊悔,因为那是出自逍遥自在的心态,未能及时。

“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诗人感慨于七年前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他仍旧记得那位风度翩翩、形貌瘦弱的朋友(萧然可能是指宋朝文学家苏辙)。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选择的复杂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自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岑著作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馀。

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

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

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直者有时信,静者不终居。

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临行怪酒薄,已与别泪俱。

后会岂无时,遂恐出处疏。

惟应故山梦,随子到吾庐。

形式: 古风

雨中明庆赏牡丹

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

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著酥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吉祥寺赏牡丹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吉祥寺僧求阁名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