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僧求阁名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眼前的一切繁荣衰败如同电闪雷鸣和风过无痕,长久以来,哪有事物能像花儿那样鲜艳夺目。
高僧静坐于空阁之中,观察着万物的颜色和虚空,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皆为空。

注释

过眼:转瞬即逝。
荣枯:繁荣与衰败。
电与风:比喻快速变化。
那得:怎能。
似花红:像花儿般鲜艳。
上人:高僧。
宴坐:静坐。
观空阁:在空阁中观想。
观色:观察万物的颜色。
色即空:万物皆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哲学思想。开篇“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两句,通过对比春天繁花与秋叶凋零的情景,表达了万物无常的佛法思想,亦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看破。"过眼"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慨。

接着,“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两句,则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清净的禅堂中冥想的情景。“上人”指的是修行高深的僧人,“宴坐观空阁”则形象地表达了他超脱尘世,心无挂碍的状态。而“观色观空色即空”一句,直接点出了佛教中“万法皆空”的核心思想,即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的,不可执着。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这种文字游戏也体现出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他巧妙地将禅意与诗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刘道原见寄

敢向清时怨不容,直嗟吾道与君东。

坐谈足使淮南惧,归去方知冀北空。

独鹤不须惊夜旦,群乌未可辨雌雄。

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刘道原咏史

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

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

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刘道原寄张师民

仁义大捷径,诗书一旅亭。

相夸绶若若,犹诵麦青青。

腐鼠何劳嚇,高鸿本自冥。

颠狂不用唤,酒尽渐须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

羡君超然鸾鹤姿,江湖欲下还飞去。

空使吴儿怨不留,青山漫漫七闽路。

门前江水去掀天,寺后清池碧玉环。

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