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一)

华山东下有茅冈,云是毛公旧隐场。

清露尚馀丹满臼,白云今许草为堂。

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

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华山东麓一处名为黄茅冈的神秘之地,相传为毛公的隐居之所。诗人通过“清露”、“丹满臼”、“白云”、“草为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以“冬凭野烧开畬陇,春托山雷净石床”两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道家修炼中的火候与雷动。最后,“从此便为千载计,洞天先拜紫玄章”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修道成仙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二)

茅冈地主古醇儒,乞我冈头作隐居。

岭上閒云从管领,涧中流水听开除。

刀耕火种从兹始,雨笠风瓢便有馀。

自古诗人多会合,浮丘毛氏不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三)

石人屹立古仙坛,双涧交流拱一盘。

临水种松须匼匝,就中作室要宽安。

洞经即日脩真诀,玉臼逢春浴旧丹。

却恐山中添故事,题诗莫与世传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四)

仙游办得茅千束,华盖须分屋数间。

微咏玉经忘我老,谩调金鼎胜于閒。

龙雷变化从舒卷,鹤露清寒自往还。

何似绮园诸老者,采芝初不离南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仙游道士余岫云为从珠溪余隐士求得华山下黄茅冈一曲规作丹室喜而赋之不觉五首(其五)

茅冈初割一溪云,玄契华阳旧隐文。

谒简自题香案吏,封章先报大茅君。

种成和露桃千树,借与摩霄鹤数群。

便是宸清真洞府,不烦梦想托纷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