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事去人亡迹自留,黄花绿蒂不胜愁。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往昔事物的深切怀念。"事去人亡迹自留"一句,通过强调时间流逝、人生易逝,而留下的只有旧迹,传达了一种无常感和哀婉的情绪。接下来的"黄花绿蒂不胜愁"则描绘出一幅秋景图,黄色的瓜花与绿色瓜蒂交织在一起,这些生长的痕迹也无法抵抗诗人心中深藏的忧伤。
后两句"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则是诗人表达了想要走得更远,超越那扇被时间磨损的门槛(青门),去寻找那些已逝的往昔记忆。秋天的草丛中,他试图探索、寻觅过去的影踪,那些已经成为了历史尘埃中的故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园的无尽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的情境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柔和的哀愁氛围。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南楚迢迢通汉口,西江淼淼去扬州。
春风已遣归心促,纵复芳菲不可留。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独上云梯入翠微,蒙蒙烟雪映岩扉。
世人知在中峰里,遥礼青山恨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