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
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
世论随时变,禅怀历劫同。
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开篇“白石路重重,萦纡势忽穷”表现了通往三觉山的道路曲折而又深邃,像是要引领读者进入一个隐秘的世界。紧接着,“孤峰擎像阁,万木蔽星空”则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孤立峰峦,峰上或许有古老的庙宇,而周遭密布的树木遮蔽了夜空,使得星辰不再清晰可见。
在下片,“世论随时变”表达了世事无常的哲思,而“禅怀历劫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变迁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仿佛通过禅修来与悠久岁月对话。末两句“良宵正冥目,海日上窗红”描绘了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仍保持着警醒的状态,目光如炬,而在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落,一切都被涂抹上了温暖而明亮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高僧眼根静,应见客吟神。
春日上芳洲,经春兰杜幽。
此时寻橘岸,昨日在城楼。
鹭立青枫杪,沙沈白浪头。
渔家好生计,檐底系扁舟。
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
吟沿绿岛时逢鹤,醉泛清波或见龟。
七泽钓师应识我,中原逐鹿不知谁。
秋风水寺僧相近,一径芦花到竹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