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子直还斤沟

薄薄云蔽日,凄凄寒中人。

飞飞燕归蛰,漠漠雁来宾。

送子独无友,悲秋空病身。

登山复临水,便觉二毛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薄薄云蔽日,凄凄寒中人”以轻薄的云层遮挡阳光,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凄清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萧瑟。接着,“飞飞燕归蛰,漠漠雁来宾”通过燕子归巢、大雁南飞的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肃穆与生命的轮回。诗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燕子的归巢与大雁的南迁形成对照,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更迭的思考。

“送子独无友,悲秋空病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充满离别的季节里,诗人独自为友人送行,没有同伴相伴,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悲伤。这里的“悲秋”不仅指自然界的秋风秋雨,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哀愁。“空病身”则可能寓含着身体上的不适或精神上的疲惫,增加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登山复临水,便觉二毛新”描述了诗人送别后的行为——他登高望远,又临水观景。这样的举动或许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愁绪,也可能是在寻找新的开始。然而,面对自然的壮丽与自己的衰老(“二毛新”可能是指白发初生),诗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离别与衰老时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颍州和永叔

羁鸟能择木,游鱼知赴渊。

飞沈岂异志,行止私自怜。

玩世本无术,辟人庸得贤。

卜居幸乐国,负郭依良田。

心与地俱远,我徒共熙然。

生涯亦何有,聊以忘吾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早行

虚舟却烦暑,初旦更清和。

尘襟暂轩豁,幽兴亦滋多。

黄鸟啭深树,良鱼跃层波。

岸花间红紫,村叟杂笑歌。

稍忘溯洄力,未悟岁时过。

侧肩市朝客,偃蹇奈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晴日后园

群鸟飞朝日,鸣鹤响晴空。

宿雪乍消释,滞阴反冲融。

幽居亦可爱,老圃愿与同。

负暄空林下,游目故城东。

世事见流水,岁华指飞蓬。

酣歌用自适,贫贱何必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新作石林亭

朝廷入忘返,山林往不还。

念无高世姿,聊处可否间。

筑基仿崔巍,鞭石轻险艰。

群玉相磊落,万峰正孱颜。

种树亦苍苍,激流复潺潺。

湡浯歘在眼,昆阆若可攀。

自我婴世网,迩来须毛斑。

丘壑成弱丧,簿书常自环。

及尔灭闻见,旷如远尘寰。

岂敢同避世,庶几善闭关。

子牟困怀魏,谢傅悲徂山。

兹焉可遗老,讵厌终岁閒。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