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少府宅看花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

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映竹仍临水。

骤雨发芳香,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众色更重累。

散碧出疏茎,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惊蝶坐还起。

玉貌对应惭,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夏日同短晷。

回落报荣衰,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老至谁能止。

上客屡移床,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却得陪君子。

敢问贤主人,何如种桃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谢家擅长种植药材,众多药草相互环绕
在繁茂的绿苔前,它们在青草丛中娇艳
栏杆下倒映着药草,又映照着竹林和水面
骤雨过后散发出芬芳,微风吹过,如同展开华丽的锦缎
孤独的光芒与新旧色彩交织,各种颜色更加繁复
稀疏的茎叶散出碧绿,细小的花朵绽放黄色
蜜蜂上下飞舞,蝴蝶被惊动后忽起忽落
面对如此美景,连美玉般容貌也感到羞愧,霞光也无法比拟
春日的阴云怜惜柔弱的蔓藤,夏日的短暂阳光与之共度
花开花落,象征着荣枯交替,争艳斗丽
如果错过花开时节,年老时又有谁能停下欣赏的脚步
贵客频繁更换观赏位置,幽静的僧人也在几案旁劳累欣赏
虽然起初看似微不足道,但能陪伴君子,我已心满意足
请问尊贵的主人,您觉得种植这些药草如何比得上桃李之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赏景图。诗人在谢家能植药的环境中,观赏到万簇花朵相互缠绕,它们或依倚于绿苔之上,或婀娜多姿于青草之间。垂下的栏杆又映照在户外,而竹影则随风轻拂水面。春雨过后,植物散发出阵阵芳香,微风吹过锦绣般的花朵,使其舒展开来。

诗中还描写了光线与色彩的交织,孤独的阳光穿梭在新旧相间的花丛之间,而众多颜色更显得层层叠加。碧绿色的枝条从疏密中探出头来,而细小的黄色花蕊则在分离中形成。在这样的环境里,小蜂高飞低翔,惊起的蝶舞动不息。

诗人面对美丽的景致,不禁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的容貌远不能与之相比。春天的阴霾怜悯地照耀着弱小的蔓草,而夏日则与短暂的时光一同流逝。花朵在盛放中回报着它们的荣华,交织着红紫色的竞争。而诗人感叹,若不及时赏析这美好的景致,到了老去谁还能阻止时间的流逝呢?

上客频繁地移动他们的坐卧之处,那些隐居的僧侣也在劳累地倚靠着几案。诗人虽初次与主人相合,感觉尚有些许薄弱和不够坚固,但却得以陪伴在君子的身边。

最后,诗人大胆地询问贤能的主人,这样的景致,是否如同种植桃李一般珍贵可爱。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赠康洽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形式: 古风

赠道者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薛戴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

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机非鄙夫正,懒是平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

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

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成人。

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形式: 古风

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形式: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