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邵夫人词

丹阳门第三朝贵,乐寿丝纶五色开。

有助清郎终盛誉,得怜诸子尽高才。

兰彫北畹香犹在,水向东溟逝不回。

原上送车无数目,日西风雨转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丹阳门下显赫的权贵,五彩丝线编织的长寿祝福开启。
清郎声名显赫,众多子女皆有杰出才能。
兰花香气依旧在北园飘散,流水东逝,无法回头。
原野上目送的车辆络绎不绝,夕阳西下,风雨中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注释

丹阳门:指代某个重要的地方或人物。
丝纶:古代用于传达皇帝命令的五色丝线,象征尊贵和长寿。
清郎:形容人名声好、品德高尚。
兰彫:兰花,象征高雅和美好。
北畹:北方的园林,可能指代某人的居所。
东溟:东方的大海,象征不可逆的时间流逝。
送车:送行的车辆。
日西:傍晚时分。
风雨:象征环境的变迁和情感的复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为悼念邵夫人所作的挽歌。首句“丹阳门第三朝贵”暗示了邵夫人出身显赫,可能是在丹阳门一带的贵族家庭中地位尊贵。接下来的“乐寿丝纶五色开”描绘了她生前受到的荣宠,丝纶五色象征着高贵的封赏和文书。

“有助清郎终盛誉”表达了诗人对邵夫人生前对家族清誉的维护和贡献,以及她子女们的优秀。“得怜诸子尽高才”则赞美了她的孩子们个个才华出众。这两句是对邵夫人品德和后代成就的双重肯定。

“兰彫北畹香犹在,水向东溟逝不回”运用了比喻,兰花虽美,但随着她的去世,其香气不再,而江水东流,一去不返,寓言了生命的无常和逝者不可追回。

最后两句“原上送车无数目,日西风雨转徘徊”描绘了葬礼上的场景,众多亲友送行,日暮时分风雨交加,人们在原野上久久不愿离去,表达了对邵夫人的深深哀思和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扬了邵夫人的美德和家族荣耀,又寄托了诗人对亡者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侍讲先生王夫人诗二首(其二)

师墙童稚被陶钧,穴凤仍同桂籍春。

岂独慈良尊有道,就论恩分即吾亲。

生前未许升堂拜,原上空陪执绋人。

一曲薤歌难写恨,哀荣千古付苍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挽侍讲先生王夫人诗二首(其一)

兰陔堂上此归全,松柏山头有旧阡。

我得遐龄几九十,人依绛帐昔三千。

病时太守和汤药,没后诸生侍几筵。

善化群材同草木,先生恩德重如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留槎阁

闻说欧川似沃洲,一溪分作两溪流。

长桥跨岸虹垂地,高阁淩空蜃吐楼。

浩荡乾坤供醉眼,凄凉风雨送行舟。

凭谁为问乘槎客,未必无人犯斗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虑狱江州晚出浔阳门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穿林宁恨露沾衣。

自惭访道来何晚,便好寻真去不归。

本迕朝廷无补报,名山犹幸许相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