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讼(其三)

坐毡无客冻鸱愁,谈树萧然两见秋。

执戟不知身寂寞,写书犹得罪风流。

官閒无日惭轩鹤,机尽多年谢海鸥。

借问殿科能免否,杜陵男子有耕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宋祁的作品,名为《自讼(其三)》。宋祁以其出色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问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遭遇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感慨。

首句“坐毡无客冻鸱愁”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室内,孤独地坐在毡子上,没有宾客来访,只有寒风凛凛,鸱鸟(一种冬天常见的鸟类)的叫声,让人感到更加寂寞和忧愁。

“谈树萧然两见秋”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树木在秋风中沙沙作响,似乎也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这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秋天的氛围。

“执戟不知身寂寞”一句中的“执戟”,通常指的是守卫边关的士兵。这里诗人用这个形象表达自己孤独和寂寞的心情,虽然手中有武器,但依然无法驱散内心的空虚。

接下来的“写书犹得罪风流”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他认为,即使是写作,也可能因为不符合当时的文风而遭到批评或指责,反映出当时文坛的严苛和诗人的自我期许。

“官閒无日惭轩鹤”、“机尽多年谢海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失意和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轩鹤是古代宫中的一种仪仗,海鸥则是一种水鸟。诗人用这两种形象来比喻自己在官场上的无为而治,以及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感谢那些能够理解他的人。

最后,“借问殿科能免否”、“杜陵男子有耕畴”两句,诗人通过询问是否能够免于科举考试的失败,来表达对个人命运的不满和对于书生生活的厌倦。这里的“杜陵男子”指的是古代著名文学家杜甫,他在困顿中依然坚持耕作和写作,展现了诗人对于坚守理想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和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示了宋祁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自我期许。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自咏(其一)

四十为郎信倦游,虚名缰锁太悠悠。

危心正似葵倾日,衰质先于柳望秋。

要路风尘疲骥足,故潭烟雨废槎头。

颍滩渐报耕畴熟,终乞閒身守一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舟中三首(其三)

雾迥絙林趾,波生齧岸沙。

漫红披杏带,短碧上蒲芽。

鲑菜随宜有,浆醪不用赊。

行行乐萧散,未觉远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舟中三首(其二)

漠漠朝烟上,霏霏野气和。

惊鸿自去渚,戏鹜不沈波。

田畯耕扶耒,溪童食啄蠡。

绀舟时一眺,䍧践损春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舟中三首(其一)

舟行不碍动,纵目望联堤。

稍觉前川近,徐惊后树低。

鱼游随聚沫,禽度带残啼。

自趣家田路,春清况日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