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凉泉寺

一到凉泉未拟归,迸珠喷玉落阶墀。

几多僧祗因泉在,无限松如泼墨为。

云堑含香啼鸟细,茗瓯擎乳落花迟。

青山看著不可上,多病多慵争奈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凉泉寺春游时的心境和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迸珠喷玉落阶墀”形容泉水的清澈如同珍珠玉液般洒落;“几多僧祗因泉在,無限松如泼墨为”则通过对僧侣与泉水共生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诗中还运用了动人听觉的细节,如“云堑含香啼鸟细”,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同时,“茗瓯擎乳落花迟”则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宴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享受。

最后两句“青山看著不可上,多病多慵争奈伊”,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的青山时的无力感和内心的矛盾。这里的“多病多慵”可能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而“争奈伊”则表现了一种无奈的情绪,仿佛是在询问自然,为何自己的体力不能让他更深入地探索这片美丽的山川。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凉泉寺景色和心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以及面对壮阔山势时内心的微妙情感。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砚瓦

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应念研磨苦,无为瓦砾看。

傥然仁不弃,还可比琅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一)

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

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

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

去心还自喜,庐岳倚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二)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

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其三)

岛上离家化,茅茨竹户开。

黄桑双鹊喜,白日有谁来。

担浪浇秋芋,缘滩取净苔。

回头深自愧,旧业本蒿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