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州西园九首.草阁

编草覆柏椽,轩扉皆竹织。

閤成似僧居,学僧居未得。

有时公府劳,还复来此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用草编盖在柏木椽子上,门窗都用竹子编织而成。
建成的样子像僧人的住所,虽然学习僧人生活还未完全达到。
有时公务繁忙,还会回到这里休息。

注释

编草:用草编制。
覆柏椽:覆盖在柏木椽子上。
轩扉:门窗。
皆:都。
竹织:用竹子编织。
閤成:建成。
似:像。
僧居:僧人的住所。
未得:还未达到。
公府:官府。
劳:忙碌。
还复:再,又。
此息:这里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编草覆柏椽,轩扉皆竹织。” 这两句表明诗人用草覆盖屋顶,用竹子编织门窗,这种建筑方式带有浓厚的田园风味,同时也显示出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椽”指的是房梁,通常是用木头制成,而诗中用“柏”来覆盖,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美。

“閤成似僧居,学僧居未得。”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家清净之境的向往。诗中的“閤”指的是围墙或园墙,“似僧居”意味着这个地方宁静而有禅意,但“学僧居未得”又透露出一种未能完全达到心灵寄托的感慨。

最后两句,“有时公府劳,還復來此息。” 表明诗人虽然偶尔要到公府(官府)去处理繁杂的事务,但总会回到这个宁静的地方来休息和恢复。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依赖,也体现了一种逃避尘世纷扰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在唐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他们往往将隐居视作一种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题金州西园九首.药堂

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

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

时闻有仙鼠,窃药檐隙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题金州西园九首.莓苔

茅堂阶岂高,数寸是苔藓。

只恐秋雨中,窗户亦不溅。

眼前无此物,我情何由遣。

形式: 古风

题金州西园九首.葼径

药院径亦高,往来踏葼影。

方当繁暑日,草屩微微冷。

爱此不能行,折薪坐煎茗。

形式: 古风

题崔驸马宅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

洞中见凿寻仙路,月里犹烧煮药铛。

数树异花皆敕赐,并竿修竹自天生。

诗人多说离君宅,不得青苔地上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