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驸马宅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

洞中见凿寻仙路,月里犹烧煮药铛。

数树异花皆敕赐,并竿修竹自天生。

诗人多说离君宅,不得青苔地上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心向往着山林,身却困于城市,我在凤凰楼下获得了闲适的名声。
在洞穴中探寻仙人的足迹,月亮下还可见到煮药的锅灶。
几株奇异的花卉都是皇上的恩赐,成排的竹子自然生长。
诗人们常常谈论离开你的府邸,唯恐踏上的不是青苔覆盖的小径。

注释

心:内心。
林泉:山林泉石。
城:城市。
凤凰楼:古代宫殿或名胜。
闲名:清闲的名声。
洞中:洞穴。
寻仙路:寻找仙人之路。
月里:月光下。
铛:锅。
异花:奇特的花卉。
敕赐:皇帝所赐。
修竹:高雅的竹子。
君宅:您的府邸。
青苔:青绿色的苔藓。
地上行:行走于地面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表明诗人的心灵归宿于宁静的山水之中,而身体则留在喧嚣的城市,但他仍能在凤凰楼下获得悠闲的声誉。"洞中见凿寻仙路,月里犹烧煮药铛"显示了诗人对道家修炼文化的向往,在深山中的洞穴中寻找长生不老之道,即使在夜晚也不忘煮制仙药。

"数树异花皆敕赐, 并竿修竹自天生"则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如同皇帝恩赐的奇特花卉和天然生成、无需人工修剪的竹子。最后两句"诗人多说离君宅,不得青苔地上行"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无法在覆盖着青苔的小路上行走,也许是因为思念而不能踏出那片属于朋友居所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的生活,以及对仙境和友情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赠卢沙弥小师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

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

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

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

形式: 古风

赠终南山傅山人

七十未成事,终南苍鬓翁。

老来诗兴苦,贫去酒肠空。

蟠蛰身仍病,鹏抟力未通。

已无烧药本,唯有著书功。

白马时何晚,青龙岁欲终。

生涯枯叶下,家口乱云中。

潭静鱼惊水,天晴鹤唳风。

悲君还姓傅,独不梦高宗。

形式: 排律

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形式: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

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

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

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