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中秋步月》,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水边漫步时的内心感受。"幽兴苦相引"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游子之情,被内心的思绪牵引着在月色下行走。"水边行复行"刻画出诗人独自漫步的场景,水面反射的月光使得流水似乎都断断续续,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思考着这轮明月是否触动了其他人的思乡之情,引发共鸣。"光逼流落数断",月光照射下的景象让流水仿佛断断续续,也暗示了诗人情绪的波动。"寒侵宿鸟惊",寒冷的月夜惊动了栖息的鸟儿,寓言了诗人内心的不宁。
最后两句"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诗人虽然想要回家,但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宁静的月夜,直到深夜,清冷的露水滴落,才显示出他深深的留恋和矛盾的心情。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细腻地表达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孤独与情感波澜。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百事已无机,空林不掩扉。
蜂沾朝露出,鹤带晚云归。
石老苔为貌,松寒薜作衣。
山翁与渔父,相过转依依。
花石与林庐,皆非俗者居。
铺沙为径软,因竹夹篱疏。
留客同家食,教儿诵古书。
常言治生意,只欲似樵渔。
寥寥钟磬音,永日在空林。
多见僧家事,深便静者心。
虚亭云片泊,侧径石根侵。
此去城间远,君应懒出寻。
已知超众相,假质任成灰。
房是他僧住,门无旧客来。
冰乾半池水,花落一根梅。
犹是疑行脚,何年见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