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其五)

路绕溪湍定几湾,坦夷才过即孱颜。

一时直欲乘风去,五夜应须戴月还。

寒玉乱鸣溪下水,晚屏斜对画中山。

一年两度歌行役,谁道閒官尽日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前往陵墓拜谒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路绕溪湍定几湾”,以曲折蜿蜒的道路和湍急的溪流起笔,营造出一种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意味。接着,“坦夷才过即孱颜”两句,对比转折,表达了从平坦之地进入崎岖之境的感受,暗示了人生旅程中的起伏变化。

“一时直欲乘风去,五夜应须戴月还”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乘风而去,戴月而归,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寒玉乱鸣溪下水,晚屏斜对画中山”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山水画卷,溪水潺潺,山色如画,寒气中传来溪水的轻响,构成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感。这里运用了“寒玉”这一意象,既指寒冷的玉石,也象征着冬日的清冷与纯净,增强了画面的意境美。

最后,“一年两度歌行役,谁道闲官尽日闲”两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作为“闲官”,一年中却有两次因公务而奔波劳碌,这与表面的悠闲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两句,诗人不仅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83)

倪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祀归限韵二首(其一)

残月初高霜满林,熹微曙色散轻阴。

城留拒马风云壮,庙隐栖乌岁月深。

令尹官閒民十里,广文斋冷树千寻。

自怜此地经行熟,冉冉流光感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祀归限韵二首(其二)

归途风日总熙然,联骑仍逢阆苑仙。

陵祀有严分祭岁,山呼无计预朝天。

葭灰已应初阳律,云气应占大有年。

却忆西人怀拯济,匡时何策继唐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刘谏议祠再用元博韵二首(其一)

欲将忠义动君门,一语回乾更转坤。

志在生前真大屈,道于身后却长尊。

山中好惜甘棠树,河上谁怜独柳村。

宦海悠悠渺无际,颓波千里尚狂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谒刘谏议祠再用元博韵二首(其二)

泮宫西畔野城湾,一拜高风一厚颜。

砥柱不随流水去,浮名真作片云还。

当时多士惊鸣凤,此日斯文仰太山。

何物斯文澌尽久,芳祠长对夕阳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