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
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
登俎黄甘重,支床锦石圆。
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乔木村墟古,疏篱野蔓悬"表明诗人所在之地是一片荒废的老村庄,四周围着稀疏的篱笆,而这些篱笆上缠绕着野生的藤蔓。这种景象给人以时间静止、世事更迭的感觉。
"清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闲暇的时光里弹奏着清脆的琴声,而他的头发已经斑白,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个人生命历程的感慨。在这个季节,诗人仰望着天空,那些初冬的霜冻似乎预示了一年之末的寂寞。
"登俎黄甘重,支床锦石圆"一句,"俎"是古代的一种高脚桌子,而"黄甘"可能指的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诗人在此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即便是在乡村的宁静环境中,他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而"支床锦石圆"则增加了一份温馨,锦石圆可能是他卧室中的装饰,给人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
最后两句"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旅行的向往,同时也承认了这种旅游虽然会带来孤独,但能够让他亲眼见证这般美丽的山水。这里的"难见"既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珍贵,也暗示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星落黄姑渚,秋辞白帝城。
老人因酒病,坚坐看君倾。
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悠悠照边塞,悄悄忆京华。
清动杯中物,高随海上查。
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
对月那无酒,登楼况有江。
听歌惊白鬓,笑舞拓秋窗。
尊蚁添相续,沙鸥并一双。
尽怜君醉倒,更觉片心降。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