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中舍家藏王摩诘海风图

只闻王公画山水,未识王公沧海图。

魏侯矜誇我家有,取出十幅堂中铺。

谁知东海群龙力,神妙能以一笔驱。

洪涛翻天雪成陇,黑分云雾藏空虚。

高低数寸折万丈,势以意会无差铢。

却嗟流传数百载,绢素何以当涵濡。

王公之心壮莫比,其工欲出造化初。

惜哉已死不复得,怅望尽日将何如。

魏侯魏侯重藏秘,直恐变化成江湖,我歌不足徒呜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名为《魏中舍家藏王摩诘海风图》。诗中描绘了对一幅名为“海风图”的赞美与感慨。

诗的开头便以“只闻王公画山水,未识王公沧海图”两句,引出了对这幅“沧海图”的期待与好奇。接着,“魏侯矜誇我家有,取出十幅堂中铺”描述了这幅画被珍藏并展示的情景。诗人通过“谁知东海群龙力,神妙能以一笔驱”表达了对画中技艺的赞叹,认为画家以一笔之力,仿佛驾驭着东海的群龙,展现了神妙的技艺。

随后,“洪涛翻天雪成陇,黑分云雾藏空虚”描绘了画面中的壮观景象,洪涛翻滚如同天空降下的雪,云雾中隐藏着深邃的空间。而“高低数寸折万丈,势以意会无差铢”则进一步强调了画家在有限的画布上,却能展现出宏大的气势和细腻的细节,仿佛能以意会,精准无误。

然而,诗人在最后感叹道:“惜哉已死不复得,怅望尽日将何如。”表达了对已故画家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无法亲眼见到其作品的遗憾。最后,“魏侯魏侯重藏秘,直恐变化成江湖,我歌不足徒呜呼”则提醒魏侯要珍惜并妥善保存这幅画,以免它像江湖中的传说一样消失不见,诗人也感叹自己的歌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海风图”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示了对艺术的热爱与敬畏,也流露出对逝去大师的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

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

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

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

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

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

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形式: 古风

燕待制秋山晚景

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

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

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

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

江回岸断数峰青,彷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

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

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形式: 古风

夏公酉家藏老高村田乐教学图

高生妙画世所知,君藏两幅尤瑰奇。

春回老柳未全绿,和气盎盎微风吹。

负暄当案谁氏子,坐以训诂传童儿。

麻鞋破穿十指露,纻衫短袖乌巾攲。

眼吻开张手捉笔,叱怒底事扬其威。

两童分争迭相挽,彼二稚子傍观窥。

一童独卧守书卷,性习已见分醇醨。

皤然老叟醉兀兀,二孙侧立犹扶持。

馀皆伶官杂村妓,插笛放鼓陈威仪。

三犬奔来吠欲齧,二人惊顾方攒眉。

伶家有子少亦黠,两手据鞍驴载之。

尊卑向背极精妙,精妙得以意思惟。

田翁丰年固取乐,又能教子勤书诗。

德泽涵濡赋敛绝,致我鼓腹咸熙熙。

画工亦画太平事,谁欲扰之生乱离。

高生高生,不独爱尔之妙笔,对此颇思三代时。

形式: 古风

寂照大师匣藏相国寺坏壁秋景

京城车马多尘埃,一见妙画心眼开。

深山老木秋思静,苦雾郁郁诸峰埋。

客骑蹇驴打不动,懊恼似忧寒雨来。

崖平路转斗然绝,笔力未断空徘徊。

胡为皴剥仅盈尺,鐍以大箧过琼瑰。

师云昔是殿堂壁,治平大水馀皆摧。

恰如卢仝玉碑子,中路扑折令人哀。

玉碑一折乃无用,此画虽缺犹堪裁。

君不见,山前路,路长不独忧风雨。

前有毒蛇后猛虎,磨牙矫尾藏深坞。

圣人皇皇嗟逆旅,画工意思非无补。

非无补,谁信之,纷纷门外誇轻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