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一)

春到梅梢日自和,动人芳气不须多。

清肌瘦骨如冰玉,瘴雾那能柰子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春天来到时,梅花枝头开始绽放,阳光温暖,芬芳的气息已经足够动人。
她清丽的肌肤和纤细的骨骼如同冰晶玉洁,即使有瘴气雾霭,也无法对她造成影响。

注释

春到:春天来临。
梅梢:梅花梢头。
日自和:阳光自然和煦。
动人:动人心弦。
芳气:芬芳气息。
不须多:无需过多。
清肌:清丽肌肤。
瘦骨:纤细骨骼。
如冰玉:像冰晶玉洁。
瘴雾:热带病的雾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一)》。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欣赏和深刻表达。

“春到梅梢日自和”,这里的“梅梢”指的是梅树的枝头,“日自和”则传递出一种自然而然、和谐共生的氛围,彰显了诗人对梅花在春天独自绽放的赞美之情。

“动人芳气不须多”,这句诗强调了梅花即便香气不浓,却也能以其清雅脱俗、不事张扬的特点,触动人们的心灵。这里的“不须多”体现出诗人对梅花节制美的推崇。

“清肌瘦骨如冰玉”,这一句则是对梅花外形之美的一种描绘。“清肌”、“瘦骨”形容了梅花的洁白与线条的优雅,而“如冰玉”则赋予其一种超凡脱俗、晶莹剔透的质感。

“瘴雾那能柰子何”,这句诗中的“瘴雾”指的是细小的花朵,“柰子”则是梅子的别称。整句话意在询问,若梅花之精致如同细雾,又如何能与粗糙的梅子相提并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美感的细腻描绘和深切赞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外形、香气以及其独特韵味的抒情,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高雅审美。此外,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清新,也展示了宋代词风的一种典型美学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追和东坡梅花十绝(其三)

一池春水绿萦回,池上梅花暖自开。

想见温泉初出浴,六宫遥指太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其二)

深院重帘数尺墙,对花何必竟烧香。

九龄风度高难挹,举世纷纷漫笏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追和贾明叔侯陟明二侍郎瑞香二首(其一)

日午高人睡正浓,幽香初破碧山红。

忽然梦觉寻无处,会有东来一阵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心上人

西城畦稼卧黄云,似说千门许见分。

驴载马驮应不厌,一?牙齿正须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