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呈谭龙山

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

瀛馆神仙挥玉麈,唤醒诗酒魂魄。

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

好在雨外云根,水边石上,鸥鹭盟重结。

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

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

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身着华丽的锦袍,如今何处?面对昔日江面,只见衰草寒芦,一片萧瑟景象。
瀛馆中的仙人挥舞着玉麈,仿佛能唤醒沉醉于诗酒之中的灵魂。
雷电疾驰,彩虹飞跨,惊涛拍打着岩石,眼前的世界显得如此狭小。
我心向往自然,驾着小舟离去,满载着风月的回忆。
雨后的云根下,水边的石头上,鸥鹭再次结盟,共度美好时光。
听说西湖湖畔,梅花梢头的新雪散发着香气。
驾驭着白色的麒麟,挥动青鸾凤鞭,我成为孤山的游客之一。
如今我西行高歌,先将诗篇寄给逋仙,与他分享这一切。

注释

锦袍:华丽的袍子。
衰草寒芦:枯败的草和寒冷的芦苇。
瀛馆:古代宫殿或馆舍。
唤醒:使恢复意识或活力。
次第:依次,逐一。
逋仙:指宋代诗人林逋,以梅妻鹤子著称。

鉴赏

这首宋词《酹江月/念奴娇(其二)呈谭龙山》是黎廷瑞所作,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江景与诗人情感交融的画面。开篇“锦袍何处,向旧江、衰草寒芦萧瑟”,描绘了诗人身着华丽衣袍,面对江面,只见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荒凉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瀛馆神仙挥玉麈,唤醒诗酒魂魄”两句,借瀛馆神仙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文人雅集、畅谈诗酒生活的怀念。接下来,“走电飞虹,惊涛触石,举目乾坤窄”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江水奔腾、天地狭窄的壮丽景象,寓言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

“油然归去,短篷多载风月”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意愿,暗示他愿意带着风月之趣归隐江湖。下片转向宁静的水边生活,鸥鹭盟约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见说西湖湖上路,香沁梅梢新雪”描绘了西湖美景,梅花新雪的清香令人陶醉,预示着诗人将在此地找到心灵的慰藉。最后,“驾白麒麟,鞭青鸾凤,次第孤山客”以神话般的意象,表达诗人期待成为西湖的常客,与林逋这样的隐逸高士为伍。

结尾“吾今西啸,寄诗先与逋仙说”直接抒发了诗人想要效仿前贤,寄情山水,通过诗歌与谭龙山分享自己的心境。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黎廷瑞的豪放才情。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其一)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市声分付,画桥之外流水。

最好叠观泥金,危城带粉,文笔双峰倚。

烟寺晚钟渔浦笛,都入王维画里。

敧枕方床,凭阑往古,世界浮萍耳。

湖天风紧,白鸥欲下还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元旦

密炬瑶霞光颤酒。翠柏红椒,细剪青丝韭。

且劝金樽千万寿。年时芳梦休回首。

小雨轻寒风满袖,下却帘儿,莫道梅花瘦。

万点鹅黄春色透。玉箫吹上江南柳。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挽赵秋晓

一榜科名萃此门,当时盛事诧衣冠。

文章尔雅向歆上,标致风流晋汉间。

泪洒铜驼已荆棘,眼看华屋又丘山。

贞元朝士今谁在,些罢招魂泪雨漫。

形式: 七言律诗

绳金寺

悬崖结屋层层阁,眺远开窗面面峰。

云起半天齐碧瓦,风生万壑响长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