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三首(其一)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梅花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独自开放;它担心自己冰洁的面容会不合时宜而受到世人猜忌。
所以故意妆扮出浅粉般的桃杏颜色,但梅枝还是细瘦的样子,呈现出经受霜雪考验后仍然劲挺的姿态。
梅花的内心是适应寒冷的,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它的颜色好似美人酒后无端泛起的红晕。
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注释

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
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
故:故意。
作,做作,这里当妆扮讲。
小红”:即浅红。
尚余,“尚“,还是。
余,剩余,这里作显示,显露,保持之意。
孤瘦:形容梅花朵稀疏俊逸,梅枝因无叶子而显得孤独细瘦的样子。
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
形容梅花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这里指梅花的红色。
无端:无来由。
玉肌:玉容。
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
梅格:梅花的品格。
在:所在。
更:岂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春意盎然与冬日凄凉并存的情景。开篇“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担忧和对美好事物不能及时享受的遗憾。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诗人用“故作小红桃杏色”来描绘梅花独自开放的情景,而“尚馀孤瘦雪霜姿”则展示了梅花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赞叹。

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相呼应,表现在对春天到来的犹豫和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欣赏。"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一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春日,却仍旧感到内心的冷淡,不愿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境,而“酒晕无端上玉肌”则可能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享受和放松。

最后,“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才华不再、无法完全捕捉到梅花之美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力的欣赏。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和梅花的独特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自然美景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红梅三首(其二)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红梅三首(其三)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卢子不须从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二虫

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

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

君不见,鴳滥堆,决起随冲风。

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

二虫愚智俱莫测,江边一笑无人识。

形式: 古风